[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9328.8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玉安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牙周炎 相关 蛋白 试剂盒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抗体芯片及试剂盒,包括抗体芯片,牙周病相关蛋白标准品混合物,生物素标记的牙周病相关蛋白检测抗体混合物;和荧光素Cy3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所述抗体芯片以含有烷基糖苷的亲水试剂处理的玻片作为固相载体,且多种牙周病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混合物在4~20℃、20~29%的湿度条件下点样到固相载体上。本发明的抗体芯片试剂盒克服了现有技术操作繁琐、检测指标单一、灵敏度低等缺陷,具有廉价、便利、灵敏、准确、高通量、标本用量少、能在普通实验室推广和规模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如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发展为牙周炎。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时已较严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因而必须加强宣教,使患者早期就诊和及时治疗。牙周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只有继发性牙龈出血或口臭的表现,与龈炎症状相似。检查时可见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的肿胀、质松软,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探诊易出血。
龈沟液(GCF)是指通过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牙龈健康者有极少量龈沟液,龈沟液的流出量与该部位的炎症程度成正比。龈沟液的液体成分主要来源于血清,其他成分则分别来自血清、邻近的牙周组织及细菌。龈沟液包括各种电解质、蛋白质、葡萄糖、酶等,也含有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多种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都可以作为标志物用于牙周炎的检测,龈沟液的蛋白质可以作为理想的病理标志物用于检测牙周炎。
现在牙周炎的检测方法通过包括观察和X光检测,该方法只能从病理形态上判断病情,且病情的判断也附带这医生的主观因素,检测结果往往不够客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利用生物标志物快速检测牙周炎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试剂盒,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一种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试剂盒,包括抗体芯片,牙周病相关蛋白标准品混合物,生物素标记的牙周病相关蛋白检测抗体混合物;和荧光素Cy3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所述抗体芯片以含有烷基糖苷的亲水试剂处理的玻片作为固相载体,且多种牙周病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混合物在4~20℃、20~29%的湿度条件下点样到固相载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试剂盒,如图1所示,包括抗体芯片,牙周病相关蛋白标准品混合物,生物素标记的牙周病相关蛋白检测抗体混合物;和荧光素Cy3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所述抗体芯片以含有烷基糖苷的亲水试剂处理的玻片作为固相载体,且多种牙周病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混合物在4~20℃、20~29%的湿度条件下点样到固相载体上。
优选地,所述牙周炎相关蛋白检测抗体混合物为纤维连接蛋白受体(FN),层粘连蛋白受体(LN),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分子-1(LFA-1),透明连接蛋白受体(LRP),内皮性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黏膜血管粘附素(HCAM)和外周淋巴结血管粘附素(LAM-1)的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检测牙周炎相关蛋白的试剂盒,比较适合纤维连接蛋白受体(FN),层粘连蛋白受体(LN),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分子-1(LFA-1),透明连接蛋白受体(LRP),内皮性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黏膜血管粘附素(HCAM)和外周淋巴结血管粘附素(LAM-1)这8种牙周炎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的组合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玉安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玉安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