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8789.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明东;顾运同;邵玉玲;顾庆先;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同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2/08 | 分类号: | A61N2/08;A61H15/00;A63B23/12;A63B23/16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病人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但是,现有的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存在着功能不够完善,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康复效果差,成本较高,而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存在着功能不够完善,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康复效果差,成本较高,而且费时费力的问题。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器,包括肩部训练装置,手指训练装置,脚部训练结构,固定板,背部按摩板装置,触控装置,坐椅结构,腿部按摩结构,伸缩结构,连接横杆,固定架,万向轮和底座,所述的肩部训练装置设置在固定板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手指训练装置设置在连接横杆的两端位置;所述的脚部训练结构设置在伸缩结构的两侧位置;所述的背部按摩板装置设置在坐椅结构的上部位置;所述的触控装置设置在伸缩结构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腿部按摩结构设置在坐椅结构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架设置在底座的上部位置;所述的万向轮设置在底座的下部位置。
所述的肩部训练装置包括把套,蝴蝶臂,滑轮,滑槽和拉绳,所述的把套设置在蝴蝶臂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滑轮设置在拉绳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滑槽设置在滑轮的表面位置。
所述的把套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所述的把套外部设有防滑纹,有利于防止打滑,安全可靠。
所述的拉绳具体采用弹力皮筋拉绳,所述的拉绳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腰围拉伸,所述的拉绳上安装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层具体采用软海绵制成的,有利于配合拉绳的使用,从而舒适可靠。
所述的蝴蝶臂装置包括力度弹簧,力度调节阀轮,交叉轴承,防撞棉套,把手,手部训练捏手,手部训练弹簧和蝴蝶臂,所述的力度调节阀轮设置在力度弹簧的右侧位置;所述的交叉轴承设置在蝴蝶臂的连接位置;所述的防撞棉套设置在把手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手部训练弹簧设置在手部训练捏手的顶端位置。
所述的手部训练弹簧具体采用2个小型亚金弹簧,有利于手部力度锻炼,使得方便实用,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所述的力度调节阀轮具体采用1个不锈钢螺栓轴承,有利于调节力度,操作简单,使得适应不同力度需求。
所述的手指训练装置包括弹簧,手指按压板和握把,所述的弹簧设置在手指按压板的下部位置;所述的握把设置在手指训练装置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弹簧设置在手指按压板与握把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弹簧具体采用不锈钢螺旋式的弹簧,有利于按压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握把包括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螺母具体采用2个可调节螺母,安装在调节握把的两端,有利于安全可靠,灵活实用。
所述的背部按摩板装置包括背部挡板,磁疗片,背部按摩转轮和转轮槽,所述的背部挡板设置在背部按摩板装置的表面位置;所述的磁疗片设置在背部挡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背部按摩转轮设置在转轮槽的内部位置;所述的转轮槽设置在背部挡板的两侧位置。
所述的磁疗片具体采用高科技磁疗片、野菊花浸泡的楠竹片材料精制而成的,有利于对人体各个穴位产生感应微电流,调节和补充人体生物磁场,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或患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述的背部按摩转轮具体采用多个PE塑料制成的,所述的背部按摩转轮外部设有突出的圆球,有利于按摩方便舒适,省时省力,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所述的触控装置包括保护壳,电路板,触控屏,感应器,指示灯和控制芯片,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保护壳的上部位置;所述的触控屏设置在电路板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感应器设置在控制芯片的下部位置;所述的指示灯设置在保护壳的右上角位置。
所述的电路板具体采用多个电容和电阻组成的电路板,有利于操控方便,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触控屏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电阻的上部,所述触控屏最上层是面板,所述面板是亚克力材质的,所述面板下面是LCD板,所述LCD板下面是背光板,所述的触控屏具体采用多点式电容触摸屏,有利于使用方便,从而提高智能化程度。
所述的脚部训练结构包括连接穿孔,按摩轮,踏板和转轴,所述的连接穿孔设置在转轴的连接位置;所述的按摩轮设置在踏板的表面位置;所述的转轴设置在踏板与连接穿孔的连接位置。
所述的连接穿孔具体采用长度为1厘米至2厘米的空心长方形制成的,有利于方便可靠,节省空间,美观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同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同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8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