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猪养殖污水活性污泥快速培养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88602.X 申请日: 2017-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7337283B 公开(公告)日: 2020-06-30
发明(设计)人: 孙宏;汤江武;吴逸飞;王新;姚晓红;李园成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02F3/02;C02F103/20;C02F101/20;C02F101/30
代理公司: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代理人: 吕彩霞
地址: 31002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生猪 养殖 污水 活性污泥 快速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猪养殖污水活性污泥快速培养的方法,包括配制菌剂、稀释污水、添加营养物质、接种菌剂和曝气处理。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操作非常简单,所需的装置量少,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效率高、易实现等优点;利用功能微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19的阴沟肠杆菌和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18的施氏假单胞菌对生猪养殖污水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除去,为活性污泥中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快活性污泥的培养速度,并且能减少传统活性污泥培养中初始接种污泥量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生猪养殖污水活性污泥快速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相关文献报道,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曾对全国23个省(区)、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抽样调查表明,全国畜禽粪便及污水产生量超过200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需氧量(COD)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农业面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地表水、地下水质不断恶化,从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制约了养殖行业的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目前已引起养殖场业主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及选用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已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日益更新,高浓度养殖废水如何达到标准排放问题更加突出。

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广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等优点,但也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多、成本高、且容易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作为一种在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废水处理工艺,能较好的克服活性污泥工艺中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因此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好氧颗粒污泥是指在好氧环境条件下,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自固定过程,最终形成结构紧凑、外形规则的密集生物聚合体。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量少、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是,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往往较为缓慢,并且对工艺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76787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培养厌氧产氢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点是向反应器中加入经过培养并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60~100mg/L预处理的剩余活性污泥,使反应器内初始污泥浓度为12-25g/L,在中温(34~35℃)条件下,以含糖废水为底物,进水生化需氧量(COD)4000mg/L,pH值7.5~8.5,反应器总水力停留时间从最初15h逐渐降低到3.5h,有机容积负荷从6~10kgCOD/m3.d逐渐增加到30kgCOD/m3.d以上,可以在7d~15d内形成以梭状芽孢杆菌为主体、少量丝状菌和球菌共存的污泥总体积占反应器总容积25%~40%的厌氧产氢颗粒污泥。装填该种颗粒污泥的反应器可以连续生产氢气含量为44%~56%的发酵气体,气体产率为10~16m3/m3反应器.d,产氢效率可以达到3.1molH2/mol蔗糖。该方法处理步骤较为复杂,其活性污泥培养的速度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初始污泥接种量低,培养周期短的用于生猪养殖污水活性污泥快速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AOZ-1的分类命名为肠杆菌AOZ-1(Enterobactersp. AOZ-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19,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ADH-1的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ADH-1(Pseudomonas sp. ADH-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18,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上述保藏中心位于中国武汉的武汉大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8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