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及其砌筑方法和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8389.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彬;王杰;赵舸;赵进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底吹护砖 及其 砌筑 方法 冶炼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及其砌筑方法和冶炼方法,该底吹护砖包括上护砖(2)和下护砖(4);上护砖(2)底部有圆柱形的凸起(22),上表面至圆柱形凸起(22)的下表面中心处有直通孔(21);下护砖(4)上表面的中心处开有与所述上护砖底部凸起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41),凹槽(41)下表面至下护砖(4)的下表面有贯通的圆孔(42);上护砖(2)的凸起(22)安装于所述下护砖(4)的凹槽(41)内。本发明的底吹护砖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上护砖位置要比炉底高50~150mm,在冶炼之初就利于在炉底上方形成溅渣层,更好的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在提高炉底寿命的同时可同步提高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转炉炉底使用寿命的转炉底吹护砖及其砌筑方法和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自溅渣护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转炉维护工艺以来,转炉炉龄得到了不断的攀升,目前已经普遍能够达到10000炉左右。但在增长转炉炉龄的同时,复吹转炉的底吹供气效果因溅渣、炉底维护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专利CN101487072B公开了一种炼钢多功能环缝式供气元件,利用环缝式透气能力强、易于维护的特点显著延长了转炉底吹供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并优化了转炉复吹的冶炼效果。
专利CN 203373382U公开了一种转炉底吹供气元件外套砖,通过定制的底吹供气元件套砖,将底吹供气元件埋于套砖中,以达到保护底吹供气元件、提高复吹寿命与效果的目的。
上述方法虽然提供了提高转炉复吹寿命的思路,但并不能解决诸如如何降低溅渣层对底吹供气的影响、如何利用溅渣层更好的维护底吹护砖、如何在冶炼过程减少底吹护砖侵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底吹护砖,解决冶炼过程底吹护砖易侵蚀的问题。
具体的,本发明的转炉底吹护砖包括上护砖和下护砖;
上护砖底部有圆柱形的凸起,上表面至圆柱形凸起的下表面中心处有直通孔;
下护砖上表面的中心处开有与所述上护砖底部凸起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凹槽下表面至下护砖的下表面有贯通的圆孔;
上护砖的凸起安装于下护砖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上护砖的凸起直径与下护砖的凹槽直径相同,凸起的高度与凹槽的高度相同;
上护砖的直通孔与下护砖的圆孔半径相同。
进一步地,下护砖的高度与转炉炉底的永久层高度一致,上护砖的高度比转炉炉底的工作层高50~150mm;
转炉炉底位于金属炉壳内,最底层为永久层,由方砖砌成,其上方是工作层,由镁碳砖按照环形砌成。
进一步地,上护砖的位置与工作层的环形的圆环相对应,即其位置可占据圆环的一块镁碳砖,也可占据圆环的两块镁碳砖。
进一步地,上护砖及其周围的若干块保护砖均高出转炉炉底的工作层50~150m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该转炉底吹护砖的砌筑方法,解决底吹护砖难于维护的问题。
具体的,该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砌筑下护砖;
步骤S102,下护砖砌筑结束后,将上护砖与下护砖对接安装;
步骤S103,上护砖与下护砖对接结束后,将金属定位杆自上护砖直通圆孔插入,固定底吹护砖位置;
步骤S104,底吹护砖位置固定后,将金属定位杆拔出;将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自金属炉壳的开孔处由外部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8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