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车位决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7930.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位 决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具体地指一种停车位决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迅速提高,机动车拥有量逐年迅猛增长,原先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用车、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日益增长,而停车泊位配建很少,许多居住小区甚至没有配建停车位。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另据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约为5:1,停车位满足率只有20%左右,而且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正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停车位的增幅,可以说激增的激动车保有量是城市“停车难”的直接原因。停车管理体制不顺,停车政策落后是“停车难”产生的直接原因
为解决停车问题,通常采用下面几种策略:
1)立体停车技术:
停车设施的“上天入地”是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必然发展方向。目前的立体停车技术已可以利用一块7M2的土地建设的立体式机械停车楼,能停50辆小汽车,平均每辆车的占地面积不到1平方米,利用公共广场绿地下面的地下空间建设机械式停车场,基本上不占用土地面积。
然而上述方法的建设难度较大,对施工建筑的技术难度较高,且机械结构较为复杂,维护较为困难,且用户的接受度不高。这种方式适合于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建成区域,但难以在全国进行大规模推广。
2)地下车库
我国城市普遍人口较多,地面上可供开发停车场的用地十分稀缺,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的利用。结合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地下停车库。然而这种方式,适合与新建建筑群,无法利用地下车库对现有的建成建筑群配置停车资源。
3)路内停车
利重视路内停车泊位的规划利用路内停车是缓解停车泊位供求矛盾的有效而简便的措施,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路内停车场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路内停车不应看作是一种临时性措施,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路内停车的现象,其对路内停车采取了积极探索、合理规划、严格管理的方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路内停车方式将继续保持下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利用非主要交通道路设立路面临时停车场,不仅可以缓解路外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而且也可以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
路内停车是解决停车难的方式之一,但我国目前缺乏相关对路内停车的严格监督,路内停车泊位计时器等相关基础设施在我国普及率较低,而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道路的功能区域划分、城市规划变化较快。若没有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大面积地推广路内停车实质只是在推广违规占道。
综上所述,我国的停车位匮乏问题异常严峻。如果立足于现有的、落后的停车基础设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的停车需求,成为了每一个现代化建设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车位决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停车位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分别发送的询问消息,所述询问消息用于询问目的地停车场是否还有空余停车泊位,其中,所述询问消息中包括目的地停车场信息、车辆类型信息以及进入停车场时间,所述车辆类型信息至少包括车辆停车占地信息;
分别根据所述终端分别发送的询问消息,查询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目的地停车场中,符合所述终端车辆类型信息的空余停车泊位信息,并获取查询结果;
将查询结果反馈至所述终端,以便所述终端的所属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在目的地停车场预约停车泊位;
接收用户确定在待到达目的地停车场预约停车泊位后,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预约信息;
根据所述预约信息,为所述用户预约与所述车辆类型信息以及所述进入停车场时间相应的空余停车泊位。
进一步的,所述询问消息还包括离开停车场时间;
所述接收用户确定在待到达目的地停车场预约停车泊位后,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预约信息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预约信息,持续统计进入停车场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和离开停车场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已经预约停车泊位的车辆数目以及车辆类型信息;
并持续根据所述预约停车泊位的车辆数目以及车辆类型信息,对所述目的地停车场的空余停车泊位进行重新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烤盘自动卷边机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生产用外板冲压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