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适配体修饰纳米金比色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7619.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周平;韦丽婷;赵旭;吴世嘉;段诺;马小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适配体 修饰 纳米 比色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方法 | ||
1.一种基于适配体修饰纳米金比色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巯基化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DNA1和巯基化适配体的互补链DNA2分别与13±2 nm纳米金连接形成适配体-纳米金探针和互补链-纳米金探针,通过竞争法进行玉米赤霉烯酮的可视化检测;当待测物中含有靶标时,靶标与适配体结合,使适配体-纳米金探针和互补链-纳米金探针呈游离状态,在高盐浓度下,纳米金容易发生聚集,颜色由红色变成蓝色;当待测物中不含靶标时,适配体与其互补链碱基互补配对结合,使适配体-纳米金探针和互补链-纳米金探针呈稳定的网络结构,在高盐浓度下,纳米金不发生聚集,颜色仍为红色;随着靶标浓度的增大,纳米金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蓝色,通过测定溶液在200~800 nm的紫外-可见光谱,即可实现对待测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定量检测;
所述巯基化适配体的互补链DNA2的序列为5'SH-AGTAGATAGATACCATGTAATGATAGACATTACACTATAC-3';
所述巯基化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DNA1与纳米金偶联形成识别捕获探针,巯基化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的互补链DNA2与纳米金偶联形成信号探针,适配体-纳米金探针与互补链-纳米金探针的体积比为1:1;
所述适配体-纳米金探针、互补链-纳米金探针、待测物混合后加入一定浓度NaCl,NaCl浓度为50~70 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6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