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7270.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0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宏家;庞继勇;向铮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26 | 分类号: | H04B7/026;H04L1/00;H04L1/16;H04L5/00;H04W72/04;H04W72/12;H04W88/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通信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一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前,协作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接收处理及校验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边缘时,或者在用户设备的周围环境对网络服务干扰比较大时,常常会导致该用户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较低。进而导致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时,通常需要多次重传才能完成该数据的传输,甚至经过多次重传仍然不能完成该数据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旨在增加数据传输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用户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协作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所述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
在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设备通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边链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使用成本低,且不会对网络侧设备与目标设备或协作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不会占用宝贵的授权频段资源。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的频段为非授权频段,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协作设备在还未完成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之前接收到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则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协作设备可以通过边链路公共子帧及时获知目标设备反馈的 ACK,则不必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有效的节约了频谱资源。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协作设备监听所述边链路信道,在监听到可用的边链路信道时,判断当前时刻至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对应的时刻之间的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所需的时长;在大于或等于时,则执行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步骤;在小于时,则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到达之前,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并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后,执行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