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6912.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侯;林华武;陈伟;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聚氨酯 织物涂层 手套 生产工艺 针织手套 水性聚氨酯涂层 工作环境要求 环保要求 重要应用 涂饰剂 制备 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及其生产工艺,所述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是通过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所述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包括:针织手套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织手套上的水性聚氨酯涂层。本发明为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行业提供了突破性的贡献,如食品,医疗等领域,提供一种既性能优异,又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新型涂饰剂产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针织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面料穿着舒服而且对面料的防水透湿和消臭抗菌等功能也有一定的要求。人们采用层压、涂层、高密度织物等技术来改善织物的防水透气性能,其中织物涂层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最初用于防水透气织物的涂层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氯丁橡胶和其它各种合成橡胶等,它们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但是透湿透气性能差,穿着此类服装活动时,大量汗液无法以水蒸气形式排出,在服装内部形成冷凝水,人体有粘湿、发闷等不舒适感,因而服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而以聚氨酯为原料的涂层可同时具有防水和透气性这两个功能,并保持其原有的优异性能。当前此领域的聚氨酯材料多为油溶性产品,含有大量有机溶剂,不仅在涂覆干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危害从业者的身体,而且残留在手套中的溶剂又会刺激穿戴者的皮肤,引起过敏等症状。此外,对于一些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食品,医疗等领域,带有油溶性涂饰剂的针织手套也是被限制使用的。其中水性聚氨酯树脂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安全、无毒、环保等优点,成为织物涂层的最佳选择,几乎所有的大的化学公司、中小型的化学公司和大学的研究中心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研究和开发。
国际市场方面,涂层织物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涂层新产品层出不穷功能越来越多,用途越来越广,产量也相应地越来越多。国内方面,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家能够生产水分散型聚氨酯涂层胶,但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参差不齐。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涂层织物进口量就在2000w米以上,国家到各省都进行了涂层的项目攻关,同时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先进涂层设备、技术以及助剂等,促使我国的涂层产品飞跃性的发展。我国自产的涂层产品还是集中在较为低档的水平,虽能基本上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手感,开发更功能性的涂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在食品,医疗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同时为环保绿色织物涂层手套的有序开发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解决。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及其生产工艺。该手套既性能优异,又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新型涂饰剂产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水性聚氨酯树脂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无毒、安全、环保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手套的生产工艺,所述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实验基材
按凝固剂:纯水=6:100质量百分比进行共混,搅拌20min配制凝固剂水溶液;
按水性聚氨酯树脂:无机填料:消泡剂:增稠剂=100:10:0.5:1质量百分比进行共混,制备水性聚氨酯涂饰剂;
步骤二、将针织手套内衬套在手模上,进行预热至50℃并保温2至5分钟,然后手套掌部浸入凝固剂内5s后取出,再将烘箱内温度控制在100-120℃对手模上的手套进行干燥处理3至6分钟;
步骤三、将套在手模上的手套浸入PU涂饰剂中20s并垂滴至无液体下滴;
步骤四、将所述浸渍PU涂饰剂后的手套置于烘箱内烘制8-15分钟,温度控制在10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