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型医用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6711.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36/9068;A61P31/04;A61P31/10;A61P31/02;A61K31/7048;A61K31/045;A61K31/198;A61K3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医用 耦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型医用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入射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分界面上时,二者拮抗越大,穿过界面进入另一媒质的声能越少。如果让超声探头与皮肤直接接触,有空气存在,所发超声波根本无法到达并进入人体,故而通常会使用医用超声耦合剂,将其涂抹于探头和皮肤表面之间,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使超声波能够顺畅的传播。对于医用超声耦合剂有几项基本要求: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医疗用品的相关规定,即在24h以内接触无细胞毒性,同时对皮肤无刺激、无致敏;2)使用安全无毒,对于成分的限定:必须排除羧甲基纤维素和石蜡油制品;以及含醇类仅限于丙二醇等无毒化合物。
在超声检测过程中,由于超声探头与患者皮肤或或者黏膜进行直接接触,带菌量相对较多,且种类也比较繁杂,很可能带来各种潜在的感染,因此相对于非抗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抗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发展前景更好。目前,基于抗菌的活性成分的不同,可将医用超声耦合剂分为三类,即中药型超声耦合剂、有机小分子型超声耦合剂和高分子型超声耦合剂。其中中药型超声耦合剂由于其使用更安全、抗菌广和抗过敏性佳而备受关注。然而,大部分的中药提取物不溶于水,因此往往需要添加非水性溶剂和乳化剂,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会腐蚀超声探头和影响超声诊断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中药型医用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药型医用耦合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瓜尔胶4-9份、卡波姆2.2-7.5份、薄荷脑1.4-5份、赖氨酸0.6-2.5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钾1.5-3.2份、大茴香醛1.2-2.4份、茶螺烷0.8-2.1份、黄芩苷1.3-2.7份、复合中药提取物1.8-2.9份、三异丙醇胺0.6-2份、磷酸0.3-1.2份、甘油16-22份、蒸馏水38-50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中药提取物的原料为川滇香薷、芸香叶、荞麦花、珊瑚姜、莳萝、罗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莲。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中药提取物的原料为质量比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芸香叶、荞麦花、珊瑚姜、莳萝、罗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莲。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中药提取物的提取步骤为:按重量份称重各中药原料,碎成粗粉颗粒,过20目筛,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时以上,药液过滤浓缩成浸膏,将浸膏脱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
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瓜尔胶4.5-8.6份、卡波姆2.4-7.6份、薄荷脑1.8-4.2份、赖氨酸0.8-2.3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钾1.7-3份、大茴香醛1.5-2.2份、茶螺烷1.1-2份、黄芩苷1.5-2.4份、复合中药提取物2.1-2.7份、三异丙醇胺0.8-1.7份、磷酸0.5 -0.9份、甘油18-21份、蒸馏水40-47份。
上述中药型医用耦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复合中药提取物加入1-4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24-48小时,再转移至3-6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24-72小时,将两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备用;
S2. 将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钾、薄荷脑、赖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S3. 将瓜尔胶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匀,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黄芩苷,研磨均匀;
S4. 将复合中药提取物和步骤S2中的溶液依次缓慢加入步骤S3中,研磨均匀,然后加入三异丙醇胺,研磨均匀,即制得中药型医用耦合剂。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先浸泡时间为30小时,再浸泡时间为48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搅拌速度为100-3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缓慢加入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医用耦合剂对不同的菌种作用1min后,对细菌灭菌率高达97.4及以上,且对致病性真菌灭菌率高达95.8及以上,显示对细菌和致病性真菌均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抗菌广,灭菌快。此外医用耦合剂的超声衰减值小,仅介于0.018-0.027dB/(cm·MHz)的范围内,并且无任何受刺激现象,不腐蚀和损伤探头,室温存放一年,各项性能指标几乎无变化,稳定性佳,同时迟发性超敏试验物致敏性,各项性能指标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