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应用该介质的CNC开槽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6450.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春;谭付强;罗忠涛;李班;刘晓龙;薛飞;杨珂;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4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应用 cnc 开槽 机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应用该介质的CNC开槽机床,该介质内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CNC开槽机床的处理器执行,通过读取客户给出的3D图,对3D图中的每个面进行遍历以选出3D图的全部水平面,判断每个水平面的相邻面是否有高出该水平面的垂直面,若有则把该水平面所处位置识别为槽,从而自动识别出3D图中的槽;找到槽后,程序再参照工程师人工制码的过程来得到加工操作,再利用NX软件中的现有程序来将加工操作转换成槽代码,并将该槽代码传输至CNC开槽机床以控制CNC开槽机床进行加工,通过对NX软件的二次开发,对3D图中所存在的槽进行自动识别分析,使从收到客户图纸到加工出槽的时间缩短且可控,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应用该介质的CNC开槽机床,该介质内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CNC开槽机床的处理器执行。
背景技术
在五金制造行业中,广泛地应用SIEMENS的NX软件进行五金零件的设计、加工、仿真和NC代码生成等工作,而槽是五金零件的基本构成要素,因而也经常会用NX软件来生成用于控制CNC开槽机床在毛坯上加工出槽的槽代码,再将槽代码和其他代码(如孔代码)整合后传输至CNC开槽机床中以控制CNC开槽机床的加工。
要加工出客户所需的槽时,工程师需将客户给出的产品的3D图导入电脑后,在电脑的显示器中通过肉眼观察3D图以找出3D图中加工零件中全部的槽,然后人工对每个的槽进行几何解析,具体地,工程师需测量3D图中槽的外形轮廓以得出槽的外形数据,进而获得槽的大小和深度,然后查看3D图中客户对槽所标注的颜色来确定客户所需的加工精度(在五金制造行业中,3D图中的颜色即代表所需的加工精度,其中黄色代表±0.01MM的高加工精度,绿色代表±0.1MM的低加工精度),再根据槽的外形数据和所需的加工精度来选择采用多大的加工刀具进行加工,然后根据外形数据、加工刀具和加工精度来确定对该槽所需进行的加工操作(加工操作是NX软件中的行业术语,定义是根据几何的外形、加工精度和加工刀具来按规则生成刀具路径),再利用NX软件中的现有程序来把各个加工操作综合后转变成可供CNC开槽机床读取且能控制CNC开槽机床进行加工的槽代码,最后工程师再将槽代码和其他代码(如孔代码)整合后传输至CNC开槽机床中,以供CNC开槽机床读取。其中,整个槽代码的生成过程由于人工介入,使得制作槽代码所需的时间长且不可控,直接导致从收到客户图纸到加工出槽的时间长且不可控,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从收到客户图纸到加工出槽的时间缩短且可控,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用NX软件实现槽自动加工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图纸读取步骤,其用于读取3D图;
代码生成步骤,其把加工操作转换成槽代码,并把槽代码传输给CNC开槽机床进行加工;
还包括在代码生成步骤之前执行的以下步骤:
特征识别步骤,其对3D图中的每个面进行遍历以选出3D图的全部水平面,判断每个水平面的相邻面是否有高出该水平面的垂直面,若有则把该水平面所处位置识别为槽;
在特征识别步骤之后执行的加工操作确定步骤,其根据识别出的槽来确定所述加工操作。
在特征识别步骤中,判断3D图中的每个面的法向是否为竖直方向,若是则把该面判断为水平面。
其中,加工操作确定步骤包括有外形获得步骤,其根据槽的轮廓线来获得槽的外形数据。
其中,加工操作确定步骤包括有精度设定步骤,其根据槽内水平面的颜色来设定需对槽实施的加工精度。
在精度设定步骤中,若槽内水平面为黄色则把加工精度设定为高级别,若槽内水平面为绿色则把加工精度设定为低级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