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6446.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卿;陈传彬;陈强;黎焕先;彭长福;隆孝军;江太宏;刘凤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9/04 | 分类号: | B61G9/04;B61G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型连挂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连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客运动车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货运动车组刚刚起步,有好多技术还在研究探索中,例如,车钩缓冲装置等。现国内的货运机车大多采用100型车钩缓冲装置,动车组大多采用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这两种车钩缓冲装置对货运动车组而言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自身重量较重,其制作工艺要求也较高,因此,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价格昂贵。尤其是对于窄轨距货运动车组而言,由于这种货运动车本身的体积较小,其载货量也较小,因此,其运行时所需要的牵引力也相对较小,如果仍然采用现有的用于车辆之间连挂和牵引的车钩或者锁链,则导致其运营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体积小、自重轻。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器和连挂装置,所述连挂装置包括车钩体、钩舌、脱钩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车钩体同一端形成钩槽和钩销,所述钩舌位于钩槽与钩销之间且与车钩体活动连接,所述脱钩杆与钩舌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车钩体、脱钩杆连接,所述缓冲器连接在车钩体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器包括前丛板、后丛板以及连接弹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贯穿前丛板、后丛板以及连接弹簧,另一端上形成连挂通孔,且所述连接弹簧位于前丛板与后丛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器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前丛板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车钩体自由端开设连接孔和U形开口槽,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U形开口槽,所述缓冲器与车钩体之间通过销轴贯穿连接孔、连挂通孔而形成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销轴贯穿连接孔、连挂通孔后,在销轴上连接开口销,所述开口销位于车钩体外侧。
优选地,所述车钩体同一端的钩槽为凹锥形结构,钩销为与钩槽相配合的凸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钩舌呈半圆结构。
优选地,所述车钩体中的钩舌的转动角度是4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通过缓冲器固定连接在车辆端部,通过缓冲器可以减轻车辆连挂时的纵向冲击,在相邻的两节车辆需要进行连挂作业时,通过其中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销插接入另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槽中,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自动相互连挂,当相邻的两节车辆之间需要解除相互连挂状态时,作业人员只需要扳动脱钩杆,通过其中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销完全脱离另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槽,即可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相互脱开,因此,操作很方便,而且,与现有的密接式车钩结构相比较,其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实施成本也更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的主视图。
图2为车辆的仰视图。
图3为车辆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所示上座构造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或者图2中的缓冲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缓冲器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B-B向的剖视图。
图9为牵引杆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
图10为牵引杆连挂装置的构造示意图(爆炸图)。
图11为牵引杆缓冲装置相互连挂(手动型连挂缓冲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1中的卡环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中的牵引杆的剖视图。
图15为车钩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
图16为车钩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车钩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7中的车钩处于相互锁紧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7中的车钩处于相互脱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复合机头液压站
- 下一篇:具有载荷分档装置的挂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