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血清杂交瘤细胞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4822.5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曲宝赤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宝赤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清 杂交瘤 细胞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血清杂交瘤细胞培养基。
背景技术
自从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杂交瘤技术以来,由杂交瘤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已应用到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及亲和层析分离方面,单克隆抗体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其中CD3单抗于198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1990年已达到1千万美元的年产值。美国制药工业协会调查报告显示,单抗位列所有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之首。
单克隆抗体生产分体内法和体外法,体外细胞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优点,如:1.可以采用单元操作法培养,随着规模增大,降低生产成本;2.减少鼠类动物感染疾病给产物带来的污染,避免鼠的其它抗体的存在;3.可以生产人的单克隆抗体;4.过程可以工程化和自动控制,提高了重演性。
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应用,杂交瘤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日趋成熟。英国Celltech公司的1万升气升式反应器已经开发成功,并应用于抗人ABO血型单抗的生产。目前,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已不再以反应器培养规模作为重要的指标,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杂交瘤细胞的代谢调控、反应器的操作模式和控制策略及无血清无蛋白培养技术等方面,以提高杂交瘤细胞密度和单抗的生产率,生产杂蛋白含量低、容易分离纯化的体内用单克隆抗体。
相对于贴壁依赖性细胞,杂交瘤细胞培养的放大可以更多地借助于微生物发酵的经验。八十年代初,已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为了使培养放大工作更加有效,细胞高密度培养的研究引起重视,而首先遇到的则是培养条件的优化,并逐渐过渡到代谢的调控等方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血清杂交瘤细胞培养基,适合工业抗体生产,配合反应器或摇瓶培养,可维持杂交瘤细胞的高密度生长。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在代谢调控,细胞抗体表达以及高密度维持做了很大改进。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血清杂交瘤细胞培养基,是由以下浓度的组分组成的,各浓度单位若无特别说明,均为mg/L:
L-精氨酸100~300;
CuSO4·5H2O 0.0005~0.005;
L-天门冬酰胺25~75;
L-天门冬氨酸10~30;
L-谷氨酸10~30;
Ni(NO3)2·6H2O 0.00002~0.0002;
L-谷氨酰胺0~500;
ZnSO4·7H2O 0.06~0.6;
甘氨酸5~15;
CoCl2·6H2O 0.001~0.008;
L-组氨酸10~30;
NaSiO3·9H2O 0.001~0.01;
L-异亮氨酸25~75;
Na3VO4·12H2O 0.0005~0.005;
L-赖氨酸盐酸20~60;
SnC12·2H2O 0.00001~0.0001;
L-蛋氨酸10~30;
Na2SeO3 0.002~0.01;
L-苯丙氨酸10~30;
FeSO4·7H2O 0.2~1.6;
L-脯氨酸10~30;
葡萄糖1000~4000;
L-丝氨酸15~45;
维生素C O.176~0.704;
L-苏氨酸10~30;
对羟基苯甲酸0.5~1.5;
L-色氨酸5~15;
丙酮酸钠55~550;
L-缬氨酸1O~30;
亚油酸0.01~0.05;
L-亮氨酸25~75;
β-巯基乙醇0.8~4.0;
二水L-酪氨酸二钠144~432;
乙醇胺1~5;
L-胱氨酸二盐酸25~75;
地塞米松0.001~0.005;
人转铁蛋白5~50;
胰岛素:8~20
纯化人转铁蛋白:1~30;
胆固醇:2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宝赤,未经曲宝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