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焦式超长后锚梁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4794.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6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飞;王钦国;王文谈;马浩鹏;谢洲;赵天宇;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21/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焦 超长 后锚梁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焦式超长后锚梁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槽型单元制作;(2)锚杆接头单元制作;(3)隔板单元制作;(4)组装整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聚焦式超长后锚梁的制作方法,充分考虑各部件的形状和较高精度要求,通过采取合理的组装顺序、焊接顺序,达到减小焊接变形的目的,同时通过加强工序过程控制,不合格项点不进入下工序,以减小累积误差,进而大大保证后锚梁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焦式超长后锚梁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悬索桥设计中,主缆是主要承重构件。传统的主缆锚固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另一种是预应力锚固系统。所述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由沿主缆索股方向布置的锚杆和垂直于主缆中心布置的后锚梁焊接而成。锚杆为“工”形截面,后锚梁采用顺锚杆方向为实腹板的格构式结构。锚杆上端与主缆索股连接,下端伸入后锚梁内部与其实腹板焊连。后锚梁实腹板上下边缘设翼板,下缘翼板用于布置连接缀板,上缘翼板既用于布置连接缀板,又用作传力承压板。锚固系统埋置于混凝土锚体中,锚杆与混凝土间设隔离防腐层,主缆索股拉力通过锚杆传至后锚梁,再经后锚梁上缘翼板传至混凝土锚体,进而传给基础。此种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的缺点是,传力集中在后锚梁上翼板单一承压面上,造成混凝土应力过于集中,混凝土内部有开裂的风险,同时后锚梁下翼板底面与锚体混凝土结合面受拉力,易形成间隙积水,影响锚固系统耐久性。
考虑既要传力合理又要确保结构有足够耐久性,则需要将钢框架后锚梁传力途径分散,以解决传统的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所带来的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现研发了一种聚焦式超长后锚梁,如图1所示,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槽型单元1,槽型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以及垂直连接于上、下盖板之间的腹板13,且在腹板13的外侧面设有一水平纵肋14以及若干竖向加劲肋15;在两槽型单元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锚杆接头2,且锚杆接头2与槽型单元1的上、下盖板垂直设置,所述相邻两锚杆接头2之间设置有隔板单元3,隔板单元3包括上隔板单元31和下隔板单元32,上隔板单元31垂直设置于两上盖板11之间,下隔板单元32垂直设置于两下盖板12之间。由于其构造细节特殊结构,制定合理的组装顺序及焊接顺序极为重要;后锚梁制作的控制重点除包含组装顺序及焊接顺序控制外,加强工序过程控制更是保证此后锚梁精度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焊接变形及后锚梁精度的聚焦式超长后锚梁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焦式超长后锚梁制作方法,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槽型单元制作:先准备好上盖板、下盖板、腹板、水平纵肋及竖向加劲肋,然后通过钢板对上盖板、下盖板、腹板、水平纵肋及竖向加劲肋进行矫平,严格控制平面度≤0.3mm,再对腹板进行划线,划出纵向中心线,即水平纵肋位置线,同时在腹板的中心位置处划出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跨中线,接着在平台上组对上、下盖板及腹板,初步成槽型,并对组装好的上盖板与腹板、下盖板与腹板进行焊接;然后沿着水平纵肋位置线组装焊接水平纵肋,组装焊接完成后,再以跨中线为中心向两端等间距划出垂直于水平纵肋位置线的竖向加劲肋位置线,最后沿着竖向加劲肋位置线组装焊接竖向加劲肋,形成槽型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