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拼装可回收的地震观测室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4458.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浩;杨晓鹏;杨兴悦;刘白云;沈文荣;史继平;李亮;马可兴;洪敏;姜振海;王小娟;牛延平;周卫东;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地震局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拼装 可回收 地震 观测室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快速拼装可回收的地震观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叠设的下本体和上本体,及盖设于所述上本体的顶盖,所述下本体与上本体均由两个半圆筒拼接形成,所述下本体半圆筒上端为依次向筒内水平延伸并向上延伸再弯折结构,在下本体半圆筒外侧形成阶梯槽,所述上本体的半圆筒的筒壁放置于所述阶梯槽上;所述上本体的上端设有向筒内水平延伸呈直角结构的边沿,所述边沿上呈圆周均布设有三个开槽,所述顶盖与所述开槽通过三角锁的自转实现锁定或解锁;
所述上本体半圆筒包括左连接部、筒部和右连接部,所述筒部为半圆结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在筒部的直径位置处沿两侧外延伸,实现各连接部和筒部对接;
所述上本体的筒壁上开有一用于穿线的孔,所述上本体和下本体的两个半圆筒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上均设有多个对接孔;
所述顶盖为帽形结构,其包括帽沿和盖体,所述帽沿为环形结构,环设于盖体周边,所述三角锁设于所述帽沿;
所述盖体沿帽沿一侧向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斜面、顶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向顶盖中心倾斜,所述第一斜面的投影高度大于第二斜面的投影高度;
所述三角锁包括锁芯和锁杆,锁芯为三角形台柱,转动该三角形台柱带动锁杆相应旋转,旋至开槽下方实现解锁,旋至上本体边沿位置实现锁紧;
所述上本体和下本体轴面上均周向设有多个凹环,所述上本体的上端凹环位置处和下本体上端凹环位置处均设有挡板;
所述上本体的挡板包括第一半圆、第二半圆及将所述第一半圆和第二半圆连接的合页,临近所述合页位置处开有通孔,所述上本体的挡板外层为保温材料,所述下本体的挡板为半圆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可回收的地震观测室,其特征在于,上本体和下本体的外径为1m,所述上本体、下本体和顶盖均采用玻璃钢制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拼装可回收的地震观测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观测点的设计需求,选好观测点,在观测点上挖出直径1.2m,深度为2.3m的观测室雏形,在观测室底部根据观测用途,浇筑30cm厚的混凝土和观测墩;
2)在上本体两个半圆筒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均匀涂抹密封胶,然后对接一起,用螺丝贯通所述对接孔拧紧固定;
3)在所述下本体两个半圆筒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均匀涂抹密封胶,然后对接一起,用螺丝贯通所述对接孔拧紧固定;
4)待密封胶凝固后将下本体下放至预先挖好的观测室雏形内,在阶梯槽内均匀涂抹密封胶,将上本体套设于下本体阶梯槽内;
5)在所述观测室周围用土夯实;
6)将两块挡板分别放置于上本体和下本体上端的凹环位置处;
7)将顶盖盖在上本体的边沿,通过三角锁和开槽配合实现锁紧或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地震局,未经甘肃省地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4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时态专用的教学演示板
- 下一篇:一种环保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