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儿童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4383.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9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齐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华晨曲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A47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儿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儿童椅,包括底座、本体、升降机构和中控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驱动轮、传送带、棘轮和传动轴,限位组件包括操作按钮、传动杆、限位单元、第二弹簧和固定块,本体包括靠背板、底板和侧板,靠背板与侧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一圆柱齿轮、第一连杆和条形齿轮,枕头垫的两侧设有抱紧机构。该智能型儿童椅中,通过升降机构,使得儿童椅可以自动升降不同高度,减少了父母的压力,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增加了儿童椅的休息功能,通过抱紧机构,使得儿童椅更加安全,提高了其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儿童椅。
背景技术
儿童椅子,适合0-4岁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通常儿童椅都比较高,每次宝宝都需要爸爸妈妈抱着放进去,随之宝宝体重的增加,抱起来会越来越累,这样十分麻烦,而且儿童椅的功能比较单一,吃完饭后都不能用来躺着休息,并且宝宝小时候都比较乱动,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可能发生危险情况,这样大大降低了儿童椅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儿童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儿童椅,包括底座、本体、升降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底座通过升降机构与本体传动连接,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本体的一侧且与升降机构电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本体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驱动轮、传送带、棘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传送带与棘轮传动连接,所述棘轮与传动轴同轴设置;
所述限位组件与棘轮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操作按钮、传动杆、限位单元、第二弹簧和固定块,所述操作按钮通过传动杆与限位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限位单元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块连接,所述操作按钮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
当需要上升时,第一电机启动,驱动轮随之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棘轮进行转动,设置在传送带一侧的底板随之上升,因为限位组件与棘轮连接,棘轮和棘尺匹配进行卡死,所以儿童椅可以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同高度停留。当需要下降时,按下操作按钮,第二弹簧形变向下发生移动,故限位单元中的棘齿不再和棘轮匹配,儿童椅可以下降。
所述本体包括靠背板、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与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且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靠背板与侧板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一圆柱齿轮、第一连杆和条形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侧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驱动轴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条形齿轮水平设置且条形齿轮的一端与靠背板铰接,所述条形齿轮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位于条形齿轮的上方且与条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圆柱齿轮铰接且远离第一圆柱齿轮的圆心,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靠背板的中部铰接;
当饭后需要休息时,第二电机启动,第一圆柱齿轮随之转动,因为第一圆柱齿轮与条形齿轮啮合,故条形齿轮带动靠背板向右转动,同时,因为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圆柱齿轮远离圆心处铰接,另一端与靠背板铰接,故靠背板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转动,慢慢水平,这样就适合了宝宝饭后休息。
所述靠背板上还设有枕头垫,所述枕头垫的两侧设有抱紧机构。
当第三电机启动,第二圆柱齿轮随之转动,因为第二圆柱齿轮和第三圆柱齿轮啮合,故第三圆柱齿轮也随之转动,带动从动轴转动,因为保护杆的一端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故保护杆转动,对宝宝肩膀处进行抱紧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套筒、第一弹簧和棘齿,所述棘齿的一端位于套筒的内部且通过第一弹簧与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棘齿的另一端与棘轮的齿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棘齿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华晨曲木家具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华晨曲木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接多个单齿组件的组合式马达定子以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转子端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