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4218.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黑远震;赵曙光;杨军;王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15;E01F1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违占非 机动车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包括有限高门、控制系统和存储器,以及带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限高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电子显示屏、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和图像无线发射装置,限高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金属探测器;控制系统一方面分别与存储器、电子显示屏、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图像无线发射装置和金属探测器电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摄像头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本发明通能够作出有效甄别,判断机动车是否符合相关驶入非机动车道的调节,有效杜绝了机动车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提高了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城市内聚集着大量的人口,车辆也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这些都势必带来很多交通问题,一些违法行为也经常发生。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是:有越来越多的机动车驾驶人员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借用非机动车道行驶、变道、超车、加塞,甚至是借用非机动车道逆向行驶,虽然这些违法行为为机动车驾驶人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捷,但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害人害己。而现有技术缺乏有效管控机动车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各入口处的限高门、设置于非机动车道旁的控制系统和存储有车辆识别信息的存储器,以及设置于非机动车道停车位旁的带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所述的限高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电子显示屏、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和图像无线发射装置,限高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金属探测器;所述的控制系统一方面分别与所述的存储器、电子显示屏、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图像无线发射装置和金属探测器电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的摄像头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器的设置高度不低于车辆车轮的高度。
所述的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高门上设置有为所述电子显示屏、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图像无线发射装置和金属探测器提供工作电源的太阳能电池板或其他电源。
所述的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非机动车道旁设置有为所述控制系统和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的太阳能电池板或其他电源。
所述的智能防违占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无线发射装置与设置于交警部门的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设置于非机动车道各出入口的限高门,限制了超高车辆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
2、本发明采用电子显示屏显示警示信息,提醒想要占用非机动车道的驾驶人员注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车辆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
3、本发明采用金属探测器实时监测驶入非机动车道的车辆,并将探测到的异常情况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摄像头工作,拍摄驶入非机动车道的车辆的图像(车辆的外观、型号和车牌号),经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调取存储器内存储的车辆识别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即该驶入车辆属于附近的小区、学校或单位等场所,则允许其借用非机动车道驶入相关场所;如果比对不一致,则通过图像无线发射装置向交警部门发送该驶入车辆的图像(车辆的外观、型号和车牌号),作违章登记处理,并上传至相应的处理平台。
4、本发明采用置于非机动车道停车位旁的带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如果有车辆需借用非机动车道驶入路边的停车位时,由相关的停车位管理人员确认后输入电子密码解锁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系统进行无线通信,允许其借用非机动车道驶入路边的停车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