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炼超低碳钢中间包用长浇次整体塞棒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3692.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孙逊;郑雪枫;张程;袁建民;吴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B22D41/18;C04B35/106;C04B35/482;C04B35/44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25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低碳钢 中间 包用长浇次 整体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冶炼超低碳钢中间包用长浇次整体塞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1)棒身极限颗粒增加到3mm以上,提高棒身材质在高温使用时的韧性;
所述棒身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6目98白刚玉5-12%、36目98白刚玉10-20%、80目致密刚玉10-15%、180目致密刚玉粉15-25%、895目鳞片石墨正10-15%、198目鳞片石墨负10-15%、200目76电熔尖晶石0-15%、200目98碳化硅粉0-5%、5微米活性氧化铝微粉0-8%、200目99金属铝粉0-1.5%、金属硅微粉0-3%、325目碳化硼0-2%、325目硼化钙0-1%、炭黑0.5-2%、沥青粉0.5-2%、氧化锆纤维0.3-1%、固体树脂粉0-2%、液体树脂6-10%;
2)将棒头的材质优化成尖晶石-氧化锆-碳材质,既保证棒头的抗侵蚀性,又保证其高温体积稳定性和整体性;
所述棒头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3-1mm氧化锆0-12%、1-0mm氧化锆20-50%、180目氧化锆粉5-25%、3-1mm 76电熔尖晶石0-12%、1-0mm 76电熔尖晶石20-50%、180目76电熔尖晶石5-25%、899目鳞片石墨正10-20%、200目99金属铝粉0-3%、金属硅微粉0-3%、325目碳化硼0-2%、325目硼化钙0-1%、高温树脂粉0-2%、固体树脂粉0-2%、液体树脂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超低碳钢中间包用长浇次整体塞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身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棒身原料的成分、粒度、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量配料,公差小于0.02公斤,封闭备用;
2)将称量好的5%的180目致密刚玉粉、200目76电熔尖晶石、200目98碳化硅粉、5微米活性氧化铝微粉、200目99金属铝粉、金属硅微粉、325目碳化硼、325目硼化钙、沥青粉、固体树脂粉,预先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混合25-30分钟,作为预混粉待用;
3)将称量好的6目98白刚玉、36目98白刚玉、80目致密刚玉投入到可调速的造粒机中,一次高速混合2-6分钟,再加入炭黑、氧化锆纤维,二次高速混合2-6分钟,然后加入液体树脂,三次高速混合2-6分钟,然后加入895目鳞片石墨正、198目鳞片石墨负,四次高速混合2-6分钟,最后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预混粉,及余下的10%-20%的180目致密刚玉粉,五次混合5-15分钟,最后出料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超低碳钢中间包用长浇次整体塞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粉为高温树脂粉,炭黑为N330炭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超低碳钢中间包用长浇次整体塞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头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棒头原料的成分、粒度、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量配料,公差小于0.02公斤,封闭备用;
2)将称量好的5%的180目氧化锆粉、5%的180目76电熔尖晶石、200目99金属铝粉、金属硅微粉、325目碳化硼、325目硼化钙、高温树脂粉、固体树脂粉,预先用锥形双螺旋混合机混合25-30分钟,作为预混粉待用;
3)将称量好的3-1mm氧化锆、1-0mm氧化锆、3-1mm 76电熔尖晶石、1-0mm 76电熔尖晶石投入到可调速的造粒机中,一次高速混合2-6分钟,然后加入液体树脂,二次高速混合2-6分钟,然后加入899目鳞片石墨正,三次高速混合2-6分钟,最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预混粉,及余下的0-20%的180目氧化锆粉、0-20%的180目76电熔尖晶石,四次混合5-15分钟,最后出料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36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