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3240.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芳;刘安;王航航;杨帆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0/02 | 分类号: | C08F210/02;C08F138/00;C08F232/08;C08F112/08;C08F110/14;C08F136/08;C08F4/52;C08G63/08;C08G63/84;C08G6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稀土 金属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式有如下Ⅰ、Ⅱ、Ⅲ三种:
其中,R1、R2、R3、R4、R5、R6、R7、R8、R16、R17、R18、R19是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相同或不同的基团,均为氢原子、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烷氧基、氨基、氯原子、氟原子、碘原子、溴原子、硝基、苯基、苄基、萘基中的一种;R9、R10、R11、R12,是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为氢原子、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烷氧基、氨基、氯原子、氟原子、碘原子、溴原子、硝基、苯基、苄基、蒽基、萘基、菲基、苯胺基、苯酚基、苯硫基和3,5-二氟甲烷苯硫基中的一种;R13是桥连两个吲哚碳上的取代基,为氢原子、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烷氧基、氯原子、氟原子、碘原子、溴原子、硝基、苯基、苄基、萘基中的一种;R14,R15是与稀土金属相连的引发基团,为相同或不同的基团,均为烷基、炔基、三甲基硅基、烷氧基、苄基、环戊二烯基、茚基、芴基和卤素中的一种;Ln是稀土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Ln为钪、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或镥中的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双吲哚配体;
首先,室温下,在氮气或氩气氛围下将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滴加到N-甲基吲哚、四氢呋喃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液中,其中N-甲基吲哚、四氢呋喃、氯化亚铁、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12:0.1:0.6;将上述的混合液加热至80℃,反应1h后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洗涤得到的产物,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
(2)制备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
首先,将反应器置于手套箱中,将步骤(1)所述双吲哚配体加入到反应器中,用甲苯作溶剂;其次,将上述甲苯溶液滴加到溶有金属源的甲苯溶液中,20~25℃下搅拌2h;其中双吲哚配体、金属源的摩尔比为1:1.1;最后,将反应液抽干,用正己烷提取3~5次后,过滤取滤渣,用甲苯溶解固体后放置冰箱-20~-35℃结晶后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金属源为二四氢呋喃-三(三甲基硅甲基)稀土金属化合物Ln(CH2SiMe3)3(thf)2;所述Ln为钪、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中的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与烷基铝试剂和有机硼盐组成催化体系,用于催化链烯烃、环烯烃、炔烃中一种的均聚反应,或链烯烃、环烯烃、炔烃中任意两种的共聚反应,或链烯烃、环烯烃、炔烃分别与CO2的共聚反应;其中,烷基铝试剂、有机硼盐与双吲哚稀土金属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00:0~4:1;烷基铝试剂是分子式为AlX3的烷基铝、分子式为HAlX2的烷基氢化铝、分子式为AlX2Cl的烷基氯化铝中的一种,X为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32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