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3106.5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展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义胜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顶空分析操作中,常用的将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送入到顶空分析检测设备中进行检测的进样工作多采用收工进样操作,即先将样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达到热平衡状态后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样品,将该样品迅速拿到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存在分析检测结果误差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进样装置,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样装置,解决检测结果误差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其测量结果误差大大减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样装置,包括分别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顶空瓶、出气针和进气针,顶空瓶设为竖向截面为倒梯形的圆柱体,顶空瓶的瓶口处设有密封挡片,进气针与气源导管相连接,气源导管处设有阀体和流体速度计,气源导管与气源相连接,出气针通过出气导管与检测仪器相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向下传动单元和向上传动单元,顶空瓶的底部设置在加热筒中,加热筒内侧的底部设有加热块,加热筒外侧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向上传动单元上的底座,顶空瓶通过底座与向上传动单元相连接,加热筒的外侧周围套设有隔热套,顶空瓶的外侧套设有恒温套,进气针与气源导管相连接的位置处、出气针与出气导管相连接的位置处均设有固定件,固定件通过固定板与下传动单元相连接,上传动单元和下传动单元上均设有定位锁紧件,出气针和进气针均包括针筒和针头,针筒和针头连接处设有密封接头,针头通过压紧箍在密封接头处与针筒连接。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 加热筒设为带有内部中空腔室的结构,中空腔室中设有电加热丝。
还可以优选的是,加热筒的内部中空腔室的内侧壁和加热块的上部设有一体式绝缘密封层。
还可以优选的是,加热筒内、顶空瓶的外围均匀设有水循环管。
还可以优选的是,加热筒采用竖向截面为倒梯形的圆柱体,且与顶空瓶的下部相匹配。
还可以优选的是,定位锁紧件采用锁紧扣或齿环定位件。
还可以优选的是,传动机构采用导轨和电机相组合的结构。
本发明的进样装置,能够解决检测结果误差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其具有检测结果精度高,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能好,能够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进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传动机构,2为顶空瓶,3为出气针,4为进气针,5为密封挡片,6为气源导管,7为气源,8为出气导管,9为检测仪器,10为加热筒,11为底座,12为隔热套,13为恒温套,14为固定件,15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发明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进样装置,包括分别与传动机构1相连接的顶空瓶2、出气针3和进气针4,顶空瓶2设为竖向截面为倒梯形的圆柱体,顶空瓶2的瓶口处设有密封挡片5,进气针4与气源导管6相连接,气源导管6处设有阀体和流体速度计,气源导管6与气源7相连接,出气针3通过出气导管8与检测仪器9相连接,传动机构1包括向下传动单元和向上传动单元,顶空瓶2的底部设置在加热筒10中,加热筒10内侧的底部设有加热块,加热筒10外侧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向上传动单元上的底座11,顶空瓶2通过底座11与向上传动单元相连接,加热筒10的外侧周围套设有隔热套12,顶空瓶2的外侧套设有恒温套13,进气针4与气源导管6相连接的位置处、出气针3与出气导管8相连接的位置处均设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通过固定板1与下传动单元相连接,上传动单元和下传动单元上均设有定位锁紧件,出气针3和进气针4均包括针筒和针头,针筒和针头连接处设有密封接头,针头通过压紧箍在密封接头处与针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义胜,未经展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3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