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2127.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见传;刘毛;岳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21/0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65***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了应对未来移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类新型的应用场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G)系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同时,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频段不断向毫米波扩展,而现有的这种毫米波阵列为平面结构,其尺寸较大,只适合基站使用,在应用于移动终端,如手机时,由于其为平面结构,占据的空间较大,而手机的体积有限,因此,手机很难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毫米波阵列,故将毫米波应用于移动终端一直存在着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系统,包括馈电点、天线阵列和功分网络,所述天线阵列与所述功分网络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个面上;
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四个天线单元;所述功分网络包括四个功分模块,四个所述功分模块的一端与四个天线单元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相互连接,且连接于馈电点,以形成5G天线。
优选地,沿所述天线阵列指向所述功分网络的方向,在相对应连接的一组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功分模块中,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功分模块至少部分相对。
优选地,各所述功分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模块段、第二模块段、第三模块段以及第四模块段,所述第一模块段与所述第三模块段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模块段与所述第四模块段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块段与所述第四模块段之间留有间隔;各所述功分模块通过所述第四模块段的末端相互连接;所述天线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块段的末端。
优选地,四组所述功分模块、所述天线单元呈行列式分布,在各行的两个所述功分模块中,两个所述第一模块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模块段之间;在各列的两个所述功分模块中,两个所述第四模块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模块段之间。
优选地,所述功分网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功分模块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于所述馈电点的第一连接段和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连接于同一列的两个所述功分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远离所述第二子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子段远离所述第一子段的一端连接于位于同一列的两个所述第四模块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子段、所述第一模块段、所述第二模块段和所述第三模块段为第一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一子段和所述第四模块段为第二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小于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优选地,还包括隔离电阻,同列的两个所述第四模块段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子段之间分别通过所述隔离电阻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路板、系统地和第二电路板,所述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面;所述功分网络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面。
优选地,沿所述天线阵列指向所述功分网络的方向,各所述馈电点的投影的中心到所述天线单元的投影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以保证信号输送到所述天线单元的相位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功分网络与天线阵列采用分层结构,即设置于相对的两个不同面上,从而尽可能减小功分网络与天线阵列形成的毫米波阵列的面积,以使手机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毫米波阵列,降低毫米波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又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回波损耗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辐射效率图。
附图标记:
10-天线阵列;
11-天线单元;
20-功分网络;
21-功分模块;
211-第一模块段;
212-第二模块段;
213-第三模块段;
214-第四模块段;
22-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2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