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智能协同开发框架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2076.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武丰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9/45;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协同 开发 框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开发,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协同开发框架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开发框架存在以下问题:
需要分别开发前端框架和后端框架,由不同工程师分别编写代码开发和单元测试,然后再做联合调试。
由于采用的可视化开发工具通常有上百个菜单或选项,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对于不懂专业知识或者没有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来说,几乎无法开展工作。
原有开发过程效率较低、周期长,通常一个大型软件或中型游戏至少需要5人月左右。
可复用程度低,不同项目,往往难以自动共享全部开发成果,要复用好已有组件,工程师往往还需要深入了解各参数的作用。
开发完成后的修改维护,大部分情况仍需要相应工程师改写代码,并重新调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发效率高、可复用程度高、维护成本低的的人工智能协同开发框架及实现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智能协同开发框架,其特征在于:(1)将已有应用或游戏的功能模块拆分成为最小元件;(2)对所有元件进行标准化设计;(3)对所有元件配置默认的属性和功能;(4)元件间的通信接口数据格式标准化;(5)建立服务端框架;(6)制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的功能模块具有UI呈现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UI呈现方式为2D、3D、AR或VR。
进一步地,对所述标准化元件的属性和功能作增删、修改或变更。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1)对已开发出来的应用或游戏做归纳和抽象总结,将各功能模块拆分成为最小元件,对所有元件进行标准化,然后存入元件库并配置默认的属性和功能;(2)元件间的通信接口数据格式标准化,让任意两个元件都能在框架中配合运行;(3)建立一个特别定制的服务端框架,让标准化元件能在框架下正确运行并能通过上述通信方式下相互作用;(4)制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标准,遵循安全和高效的原则;(5)上述客户端的功能模块,将服务端传递过来的数据,以2D、3D、AR或VR等各种UI方式呈现出来;(6)设计编辑指令库,自动增删、修改上述标准化元件的属性和功能。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智能应用于开发框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据用户自然语言描述的需求,通过算法从元件库中找到最匹配的元件或组件,智能组合成测试版软件提供给用户测试;(2)用户输入自然语言格式的修改需求,系统通过切词和语法分析环节,整理成规范的短语,再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匹配指令库中的具体指令集,用户确定后则自动执行指令集。
实施上述发明技术方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1、让软件或应用(APP)或游戏开发变得无门槛,用户可以完全无需相关技术知识,用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会话的过程来自动开发他想要的软件。
2、实现了一个多人实时互动的全端网络开发框架,不再需要分别开发前端和后端,调测各种技术细节,然后再进行联调的繁琐过程。
3、开发过程中,虚拟机器人的形象操作,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开发体验,让复杂困难的工作变得有趣轻松。
4、独创的标准化元件,可复用性大大提高,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迅速筛选和定位,能极大提升整体开发效率。
5、服务端的万能业务逻辑引擎,为元件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和齿轮,程度员在创建新元件的时候无需重复写代码。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智能协同开发框架图。
图2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开发框架实现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人工智能协同开发框架是:
1、对已开发出来的应用或游戏做归纳和抽象总结,将各功能模块拆分成为最小元件,对所有元件进行标准化,然后存入元件库并配置默认的属性和功能;
2、元件间的通信接口数据格式标准化,让任意两个元件都能在框架中配合运行;
3、建立一个特别定制的服务端框架,让标准化元件能在框架下正确运行并能通过上述通信方式下相互作用;
4、制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标准,遵循安全和高效的原则;
5、上述客户端的功能模块,将服务端传递过来的数据,以2D、3D、AR或VR等各种UI方式呈现出来;
6、设计编辑指令库,自动增、删修改上述标准化元件的属性和功能。
如图2所示,人工智能应用于开发框架实现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武丰,未经刘武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2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