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温带地区的虎纹蛙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1819.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卓群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00;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10/26;A23K10/20;A23K20/20;A23K10/18;A23K20/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99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温带 地区 虎纹蛙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虎纹蛙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温带地区的虎纹蛙养殖方法,属于虎纹蛙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虎纹蛙又叫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较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对;虎纹蛙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由于虎纹蛙的营养价值很高,因此人们开始采用人工养殖方法进行养殖,而且国家法律允许可以捕杀和食用人工养殖的虎纹蛙,同时,由于虎纹蛙的肉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虎纹蛙属于水栖蛙类,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沟渠、水库、池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草丛中,虎纹蛙是冷血的变温动物,没有恒定的体温,不仅体温低,而且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在阴雨天温度下降较多时,它会暂时停止摄食活动,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止,温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温度低于12℃时即停食开始冬眠,它以冬眠的方式渡过寒冷的冬天,在进入冬眠前,往往有一个积极取食的越冬前期,此时它大量地捕食,为越冬贮存养料,春季温度上升到16℃时结束冬眠,当年的蝌蚪经6个月(5月~10月)饲养就可长至150g左右。
目前,我国虎纹蛙的人工养殖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长江沿岸以及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地区,由于市场的需要,积极地探索虎纹蛙的人工养殖技术,开展人工养殖从而满足市场需要是目前的首要研究任务,为此,虎纹蛙的人工养殖研究已有开展,结果表明,虎纹蛙变态快,生长迅速,而且不需驯化便可以摄取静止的食物,人工繁殖很简便,是一种适于养殖的经济动物,但是,在中国北方的中温带地区,虎纹蛙的人工养殖技术却一直还是空白阶段,因此,急需研究一种适用于在中国北方的中温带地区人工养殖虎纹蛙的技术和方法,用以填补该地区对虎纹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空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温带地区的虎纹蛙养殖方法,实现在中国北方的中温带地区对虎纹蛙进行人工养殖,填补了该地区对虎纹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空白,突破了虎纹蛙人工养殖技术对地域性的限制,满足了更大范围市场的需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中温带地区的虎纹蛙养殖方法,包括建造养殖蛙池、产卵孵化、蝌蚪培育、幼蛙和成蛙饲养以及病害防治,具体方法如下:
(1)建造养殖蛙池:选择通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土地,利用水泥建造养殖蛙池,在养殖蛙池外搭建用于越冬保暖和避暑降温的大棚,在水泥养殖蛙池底部的内部铺设用于冬天加热水泥养殖蛙池的地热管路,所述养殖蛙池包括产卵孵化池、蝌蚪变态池、幼蛙和成蛙养殖池,在幼蛙和成蛙养殖池中安装用于水位调控的进排水系统,且进排水系统中的进水管和排水管的管口用25-28目聚乙烯网封住。
(2)产卵孵化:每年五月初,用0.6-0.7%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产卵孵化池1.5小时后排空,3-5天后向产卵孵化池中加水,所加的水通过55目聚乙烯网过滤后再加入产卵孵化池中,保持水温23-26℃、水深20-25cm、室温24-28℃,放入经过消毒的棕榈叶片作为卵巢,用浓度为5mg/L的高锰酸钾药浴种蛙5分钟,然后将种蛙放入产卵孵化池中,雌雄比3:2,放养密度为每两平方米一只,待所有种蛙全部产卵后将种蛙移出,调节产卵孵化池中受精卵密度为5000-6000粒/m2,采用微流水孵化或静水孵化,白天每5小时移动受精卵使受精卵漂浮在水中,直至孵化完成。
(3)蝌蚪培育:在放入蝌蚪的15天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蝌蚪变态池1小时后排空,3天后向蝌蚪变态池中加水,所加的水通过60目聚乙烯网过滤后再加入蝌蚪变态池中,保持水温25-28℃、室温26-28℃,在放入蝌蚪的10天前向蝌蚪变态池的水中泼洒经发酵后的尿液培育浮游生物,将蝌蚪放入蝌蚪变态池,放养密度为1000尾/m2,3-4天后投喂蝌蚪饲养粉料,用量为蝌蚪体重的4%-6%,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20-25天后在蝌蚪变态池中移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占蝌蚪变态池的1/3,在蝌蚪长出后肢、尾部被吸收萎缩后,将蝌蚪饲养粉料的用量逐步减少至蝌蚪体重的1%-3%,对蝌蚪进行大小分级、稀疏密度、分池培育,直至蝌蚪变态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卓群,未经高卓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大鲵人工养殖公母性成熟不同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猪林下养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