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1604.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向荣;陈喆;吴元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F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涡旋 微流控 芯片 机械式 负压进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进样装置,具体涉及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通过对芯片微通道网络内微流体的操纵和控制,把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过程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其分析样品所需要的试剂量仅几微升至几十个微升,被分析的物质的体积甚至在纳升级或皮升级。同时微流控芯片可集成众多单元部件,可大量平行处理样品,具有高通量检测的特点。
微流控芯片微流体驱动方式包括气动微泵驱动、电渗驱动、重力驱动、离心驱动力、剪切力等,但对设备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昂贵,且不利于携带和实时检测。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主要实现微流控芯片简便式的进样和样品混合,成本低廉,具有便携化和实时检测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的技术方案。该装置采用弹簧机械泵抽吸真空腔室形成的负压驱动微流体样本的自律运动,利用涡旋混样池内微型涡旋阀的作用下实现检测样品和储液池缓冲液的均匀混合,保证进入检测区样本的均一性。
所述的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及与微流控芯片连接的吸负压装置,所述吸负压装置包括真空腔室以及与真空腔室连接的弹簧机械泵,所述弹簧机械泵位于真空腔室上方,所述真空腔室与微流控芯片的微流控通道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上设有样品池、涡旋混样池和检测区,每个样品池与涡旋混样池相通,所述涡旋混样池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微流控通道输入端与检测区相连通。
所述的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械泵连接分支接头,所述分支接头连接真空腔室,每个真空腔室与流控芯片的微流控通道输出端一一对应。
所述的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械泵包括活塞腔室,所述活塞腔室中弹性配合活塞推杆,所述活塞腔室底部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中设有第一硅胶单向阀,所述气体出口中设有第二硅胶单向阀。
所述的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室与微流控芯片的微流控通道输出端的接口设有微型密封圈。
所述的一种负压驱动、涡旋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机械式负压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混样池中设有能够将检测样品和储液池缓冲液的均匀混合的微型涡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对于微流控芯片微流体气动微泵、电渗、重力、离心等驱动设备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昂贵,且不利于携带和实时检测的缺点,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将样品注入到微流控芯片的样品池后,弹簧机械泵抽取真空腔室气体形成真空负压,驱动进入储液池的样品溶液通过微流控通道自律运动。生产成本低廉,具有便携化和实时检测的优势。
2.检测样品和储液池缓冲液形成的混合液通过微流控通道输入端进入涡旋混样池,在涡旋混样池内微型涡旋阀的作用下实现检测样品和储液池缓冲液的均匀混合,保证进入检测区样本的均一性。
3.本发明采用负压进样,只要有一个出口,无论有几个进样口,都只需一个弹簧机械泵和真空腔室负压进样装置即可完成。
4.本发明适应性广,适合各种通道类型的微流控芯片进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检测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弹簧机械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流控芯片;2-涡旋混样池;3-样品池;4-真空腔室;5-分支接头;6-弹簧机械泵;7-检测区;101-微流控通道输出端;102-微流控通道输入端;601-活塞推杆;602-活塞腔室;603-O型密封圈;604-弹簧;605-第一硅胶单向阀;606-第二硅胶单向阀;607-气体入口;608-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