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1115.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沈习文;王宏;颜洪刚;何鑫;吴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E21D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岩 岩爆 结构面 施工安全 主动防治 准确位置 隧道 硬岩 爆破 地下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高地应力区 预应力释放 隧道围岩 预裂爆破 主动控制 钻孔电视 释放 爆破孔 串联式 地应力 内高压 张开度 延时 注水 高地 延伸 施工 预防 保证 | ||
1.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确定隧道(1)围岩高地应力区的位置及范围,并确定隧道(1)预报区围岩结构面(2)位置;
B、根据隧道(1)围岩地应力分布位置、范围及围岩结构面(2)位置,在掌子面(3)中部、腰部及拱圈部施工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钻至隧道围岩高地应力区,孔间距1~3m,孔深25~30m,孔径100~200mm,孔向外倾斜5~30°;
C、将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冲干净,孔内无岩屑、岩粉;
D、将钻孔电视的摄像探头及电缆固定于锚杆顶端,再送入各个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内,并观测地层岩性、围岩结构面(2),再解译围岩结构面(2)位置、倾向、倾角、张开度、粗糙度、充填物;将围岩结构面解译结果(2)间隔形成多副图像,再对围岩结构面(2)依次编号,围岩结构面(2)的位置及特性列成表格,围岩结构面(2)的倾向和倾角做成裂隙等值线图和裂隙玫瑰图;最后,综合分析确定各个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内围岩结构面(2)分布情况;
E、将各个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内对应于各围岩结构面(2)的位置串联式装入炸药(5)(5),再采用高精度毫秒雷管,根据距离掌子面的远近从远向近依次起爆;
F、对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进行高压注水;
G、采用速凝水泥浆封堵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速凝水泥浆凝固后,向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内注水,注水压力最终3Mpa,压力稳定时间1h;
H、拆除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的孔口的速凝水泥浆,排干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孔内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采用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和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隧道(1)围岩高地应力区的位置及范围,并确定隧道(1)预报区围岩结构面(2)位置;其中,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有效预报距离为100~200m,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围岩完整段预报有效距离为30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采用潜孔钻机在掌子面(3)施工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采用环向固定器将摄像探头及电缆固定于锚杆顶端;将围岩结构面解译结果按每2m形成一幅图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中,速凝水泥浆封堵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的封堵长度为3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骤中,速凝水泥浆凝固后,采用并联方式向2~3个预应力释放爆破孔(4)同时注水,注水采用5级~10级增压间歇性注水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1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