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手动液压驱动式可弃压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0783.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严梅芳;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手动液压 驱动 式可弃压载 装置 | ||
深海手动液压驱动式可弃压载装置,包括液压驱动机构、执行机构和压载,所述液压驱动机构为设在深海载人潜器的舱体内的手动液压泵,所述执行机构为位于舱体外部的液压缸,手动液压泵通过穿舱管路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接,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深海载人潜器固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销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所述万向接头包括活塞杆头部的球头和销轴上与球头配合的凹槽;压载上设有吊耳一,所述深海载人潜器上固接有吊耳二,吊耳一、吊耳二上的耳孔中均活动穿接活塞杆,通过活塞杆的轴向移动带动销轴与吊耳一接合或脱离。本发明能够直接通过深海载人潜器舱体内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即可实现抛载,抛载可靠、稳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可弃压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载人潜器通过手动进行抛载的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深海载人潜器应急状态下,通过潜器内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即可实现抛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可弃压载装置是实现潜器下潜和上浮的重要系统,在应急状态可迅速抛弃可弃压载,使潜器产生一定的抬首力矩和正浮力,从而达到自救目的。可弃压载的抛载驱动方式有多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有手动操作式、液压驱动式、电磁感应式、爆炸螺栓式以及它们的组合驱动方式等,其结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有吊挂式、环扣式、嵌入式以及电磁吸附式等等。可弃压载装置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操作简便性,从可靠性而言,手动操作、液压驱动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
现有液压驱动可弃压载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驱动方式为液压站驱动,失电情况下存在无法启动的情况;
(2)传动机构机械式穿舱,存在动密封问题,不适用于大潜深的潜水器;
(3)活塞杆与销轴为刚性连接,对液压缸的密封性以及机构的刚性强度造成一定影响;
(4)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为了保证活塞杆的相对固定,液压缸需要增加压力补偿才能承受不断增加的水压力,而这会给液压系统造成一定负担。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深海手动液压驱动式可弃压载装置,其无需通过外力,直接通过水下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即可实现抛载,且抛载可靠、稳定、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深海手动液压驱动式可弃压载装置,包括液压驱动机构、执行机构和压载,所述液压驱动机构为设在深海载人潜器的舱体内的手动液压泵,所述执行机构为位于所述舱体外部的液压缸,手动液压泵通过穿舱管路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接,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深海载人潜器固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销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所述万向接头包括活塞杆头部的球头和销轴上与球头配合的凹槽;压载上设有吊耳一,所述深海载人潜器上固接有吊耳二,吊耳一、吊耳二上的耳孔中均活动穿接销轴,通过活塞杆的轴向移动带动销轴与吊耳一接合或脱离。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液压缸上球头的相对端为活塞,活塞将液压缸缸体内腔划分为开口腔和密封的工作腔,液压缸的进油口与工作腔连通,开口腔通过其开口与液压缸外部连通。
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轴肩,轴肩位于工作腔内。
所述吊耳二具有双耳部,所述吊耳一位于吊耳二的两个耳部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抛载功能的实现完全依靠人力,在水下应急处理时不会因为其他形式的动力供应不足而不能工作,有效弥补了依靠电磁感应等传统应急响应方式的不足,可以让深海载人潜器内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人力完成抛载,抛载可靠、稳定、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0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称式活塞缸浮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驱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