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0520.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雨;宋晓晖;杨林;王传彬;董浩;杨天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C07K19/00;C12N15/62;C12N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反刍 疫病 抗体 免疫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该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包括包被抗原,所述包被抗原为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为a)或b)的蛋白质:a)由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可溶性蛋白质。该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不仅可用于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而且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此外,还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小反刍兽疫,有利于临床上对小反刍兽疫的监测,从而为我国更好的控制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联免疫检测领域中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
背景技术
小反刍兽疫(PPR)是OIE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也被我国政府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其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该疫情的发生不但将给发生国的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该病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疫病的控制和消灭,离不开有效的疫苗和快速敏感的检测手段作为技术支撑,因此加大快速有效,价格低廉的诊断检测试剂的研发力度,加快推动相关产品上市,能够为我国的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小反刍兽疫,只能釆取疫苗接种,疫情发生后扑杀及加强定期血清监测的方法控制该病。国内外最常见的报道是以纯化后的PPRV N、H蛋白(全长)或包含N蛋白主要抗原表位的部分重组N、H蛋白片段作为包被抗原,也有以浓缩的PPRV全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检测PPR血清抗体(邱文英,2011;Balamurugan et al.,2007),但尚未见到以H-F串联融合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
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包括包被原,所述包被原为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为a)或b)的蛋白质:
a)由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可溶性蛋白质。
上述酶联免疫试剂盒中,a)的蛋白质名称为rmHF1-Y(又称rmHF1),是重组串联的PPRV H-F蛋白。SEQ ID No.2由11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上述酶联免疫试剂盒中,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使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在生物中进行表达得到所述蛋白质;所述生物为微生物、植物或非人动物。
上述酶联免疫试剂盒中,使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在生物中进行表达包括将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受体微生物,得到表达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的重组微生物,培养所述重组微生物,表达得到所述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H-F融合蛋白。
上述酶联免疫试剂盒中,所述受体微生物可为C1)-C4)中的任一种:
C1)原核微生物;
C2)革兰氏阴性细菌;
C3)埃希氏菌属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0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