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0261.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军;谢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欧那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倪金磊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衣物 护理 舱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衣机,尤其涉及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被连续阴雨天导致的衣物难干、异味,或者参加聚会后衣物残留的烟酒味、调料味所困扰。
针对解决这些问题,一般使用清洗+烘干/自然晾干的模式,涉及的电器设备有洗衣机、干衣机、熨烫机等。这些电器设备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操作不便、售价较高或者外观造型与家居风格不匹配等。
传统的衣物干燥机的工作过程,衣物放在机箱内,执行烘干程序。衣物存在异味或轻微污渍,直接烘干后,异味或污渍斑点仍存在,如果需要除异味或斑点需要事先单独水洗;衣物干燥后,极可能存在褶皱现象,还需要单独使用熨烫机进行熨烫整平;衣物的烘干效果不能实时监控,即只规定烘干时间,存在烘干程序结束后,衣物仍未干或者衣物在烘干程序结束前早就干了的现象,浪费能耗与时间;衣物干燥机通过单一出风口进行暖风烘干,烘干效率有限或者开放式工作增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音、高温等;设备操作过程中,人工介入过多,增加操作,会占用宝贵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内框,壳体一侧设有供内框进出的开口,壳体内设有导轨和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能够驱动内框在导轨上滑动。
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进出于壳体的内框核驱动内框移动的驱动系统,内框用以挂载衣物,使得能够电动控制内框进出于壳体内,自动化程度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系统包括电机、齿条和齿轮,齿条沿内框运动方向设置于内框底部,电机设置于壳体底部,齿轮设置于电机输出端,齿轮与齿条啮合。由此,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得电机能够驱动内框进出于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制内框移动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以及能够与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配合的磁钢,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近接开关分别设置于壳体内靠近导轨两端处,磁钢设置于内框,当电机驱动内框进入壳体内且呈关闭状态时,磁钢恰好与第二接近开关配合,控制电机关闭;当电机驱动内框离开壳体内部且呈打开状态时,磁钢恰好与第一接近开关配合,控制电机关闭。由此能够实现内框完全进入或离开壳体时,电机能够关闭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内框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衣物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衣物张紧装置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加热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加热送风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1中B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的加热送风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衣物护理机的舱门控制系统,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内框2,壳体1内可以一体成型有工作腔11,壳体1通常还设有与工作腔11相通的通风口,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口设置于壳体1侧壁的上方,。壳体1一侧设有供内框2进出的开口,壳体1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能盖合于开口的舱门24,壳体1内设有导轨12和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能够驱动内框2在导轨12上滑动,具体来说,导轨12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内框2相背的两个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导轨12一一对应配合的滑槽23,滑槽23能够在导轨12内相对滑动。由此,能够电动控制内框进出于壳体内,自动化程度高。
其中,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3、齿条14和齿轮15图未示,齿条14沿内框2运动方向一体成型或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内框2底部外壁,电机13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底部,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3可以固定安装于盖板52上,齿轮15键连接于电机13输出端,齿轮15与齿条14啮合。由此,通过齿轮15与齿条的配合,使得电机能够驱动内框进出于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欧那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欧那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0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