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调整姿态的地铁无人驾驶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79867.3 | 申请日: | 201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0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丹;凌祝军;陈祥献;聂振鹏;周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整 姿态 地铁 无人驾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整姿态的地铁无人驾驶台,包括操控运动模块,所述操控运动模块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固定有盖板转轴的盖板主体,在左柜体、右柜体的内侧的安装立柱上设有第一直线电机和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设有伺服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用于驱动伺服电机安装支架沿直线滑轨升降,所述伺服电机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盖板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操控运动模块的下方设有升降台、驱动升降台升降的直线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台上设有驱动操控运动模块转动的第二直线电机。本发明可以自动将驾驶台操作按钮/手柄等隐藏,便于乘客坐在车头/车尾位置进行观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具体涉及地铁无人驾驶控制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铁驾驶台,通常放置在地铁头和尾节车厢的驾驶室内,带有显示屏及操作手柄与操作按钮。驾驶员坐在驾驶台前方,对驾驶台进行操作,从而控制地铁的运行。由于操作按钮及操作手柄,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非专业人员误操作,因此,需专业人员守护及操作,为确保安全必须设有专门的地铁驾驶室,造成人工成本提高。而且由于驾驶室通常设置与车头或者车尾部分,影响乘客的观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隐藏控制面板,且可以自动调整姿态的地铁无人驾驶控制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整姿态的地铁无人驾驶台,包括左柜体、右柜体以及设于左柜体和右柜体之间的操控运动模块,所述操控运动模块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操控运动模块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锁,所述盖板锁连接有开锁传感器,所述盖板包括固定有盖板转轴的盖板主体,所述盖板转轴连接有第一角度传感器,所述左柜体、右柜体的内侧设有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第一直线电机和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设有伺服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用于驱动伺服电机安装支架沿直线滑轨升降,所述伺服电机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盖板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操控运动模块的下方设有升降台、驱动升降台升降的直线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台上设有驱动操控运动模块转动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操控运动模块上设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当钥匙插入盖板锁孔时,开锁传感器检测到盖板锁被开启,伺服电机驱动盖板旋转,当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盖板旋转至设定角度时,伺服电机停止,直线升降电机驱动升降台上升,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操控运动模块上升至设定高度时,直线升降电机停止,第二直线电机驱动操控运动模块转动,当第二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操控运动模块转动到设定角度时,第二直线电机停止,最后,第一直线电机驱动盖板沿着直线滑轨下降。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伺服电机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盖板转轴连接有盖板转轴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驱动齿轮与盖板转轴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滑槽,所述盖板转轴在滑槽内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连接有直线轴承,导杆在直线轴承内直线滑动,所述导杆的顶端与升降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一端固定在升降台上,另一端与操控运动模块铰接,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操控运动模块轴承座,所述操控运动模块设有操控运动模块转轴,所述操控运动模块转轴在操控运动模块轴承座上的轴承内旋转。
优选的,所述操控运动模块上设有操控运动模块支撑座,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一端固定在升降台上,另一端与操控运动模块支撑座铰接,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操控运动模块直线滑轨和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可由升降台带动沿操控运动模块直线滑轨升降,所述操控运动模块上设有操控运动模块滚轮,所述操控运动模块滚轮沿弧形滑轨滑动。
优选的,所述开锁传感器、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的信号由采集端子进行采集,并上报给车载控制中心。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线缆集成结构、转向架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铁路轨道上下平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