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9364.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4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10 | 分类号: | G03B9/10;G03B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驱动 装置 光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在数码相机等光学设备中,为了控制对摄像元件的曝光,搭载有焦平面快门(以下,也称作FP快门。)。FP快门具有:基板,其具有开口部(画面框);和前帘及后帘,它们能够沿着开口部的开口面移动,来开闭开口部。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电磁致动器使前帘和后帘动作的所谓电磁驱动式的FP快门。与所谓的弹簧驱动式的FP快门(借助电磁铁的吸引力和弹簧的恢复力使前帘和后帘动作的方式)相比,电磁驱动式的FP快门具有小型化或简单化等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022号公报
但是,对于在无反光镜单反相机或数码单反相机中使用的FP快门,要求前帘和后帘在电源被切断时等不通电时处于打开位置(开口部全开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在上述的电磁驱动式的FP快门中,借助电磁致动器的定位转矩(不通电状态下的磁性吸引力)来保持前帘和后帘的打开位置。
可是,在现有的电磁驱动式的FP快门中,存在前帘或后帘由于落下冲击等而意外地向闭合方向移动的担忧。因此,在下述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在实现节能或小型化的基础上确保耐冲击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实现节能或小型化的基础上还能够确保耐冲击性的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具备:基板,其具有开口部;第1帘和第2帘,它们能够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移动,来开闭所述开口部;第1卡定部,其至少与所述第1帘的开闭动作联动;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其构成为能够绕第1轴线转动,所述第1轴线在与所述开口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延伸,所述叶片位置保持部件能够在进入与所述第1帘的开闭动作相伴随的所述第1卡定部的动作轨迹中来限制所述第1帘向闭合方向移动的进入位置、和从所述动作轨迹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进退;电磁致动器,其构成为能够绕第2轴线旋转,所述第2轴线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第1轴线不同;以及联动杆,其将所述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和所述电磁致动器之间连接起来,并且伴随着所述电磁致动器的绕所述第2轴线的旋转而使所述叶片位置保持部件绕所述第1轴线转动,所述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和所述联动杆在所述联动杆的绕所述第2轴线的转动方向上带有游隙地卡合。
根据该结构,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和联动杆在联动杆的绕第2轴线的转动方向上带有游隙地卡合,因此,在联动杆转动时,在至联动杆和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卡合为止的期间内,联动杆相对于叶片位置保持部件空走。因此,能够降低作用于电磁致动器的负载扭矩。由此,能够实现电磁致动器的小型化,并实现叶片驱动装置的节能。并且,由于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和联动杆在联动杆的绕第2轴线的转动方向上带有游隙地卡合,因此,与使叶片位置保持部件和电磁致动器的旋转动作联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叶片位置保持部件的针对电磁致动器的工作角的转动范围。由此,能够提高电磁致动器的选择自由度,并且容易针对电磁致动器的工作角将叶片位置保持部件设定为所希望的转动范围等,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并且,在本方式中,在进入位置,叶片位置保持部件能够卡定于第1卡定部来限制第1帘向闭合方向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第1帘由于落下冲击等意外地向闭合方向移动。由此,无需为了将第1帘保持在打开位置而增大电磁致动器的定位转矩。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快门动作的高速化和耐冲击性。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联动杆具备联动销,所述联动销带有游隙地插入所述叶片位置保持部件的引导孔内,所述引导孔的内周面具有:第1卡合部,所述联动销随着所述联动杆向绕所述第2轴线的一个方向转动而与该第1卡合部卡合;和第2卡合部,所述联动销随着所述联动杆向绕所述第2轴线的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与该第2卡合部卡合,在所述引导孔内,在所述联动杆的绕所述第2轴线的转动方向上,所述联动销与所述第1卡合部及所述第2卡合部之间的间隙构成了供所述联动销伴随着所述联动杆的绕所述第2轴线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叶片位置保持部件空走的空走区域。
根据该结构,联动杆在从卡合于第1卡合部的状态向绕第2轴线的一个方向转动时,在通过空走区域后卡合于第2卡合部,由此,联动杆和叶片位置保持部件一体地转动。另外,联动杆在从卡合于第2卡合部的状态向绕第2轴线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在通过空走区域后卡合于第1卡合部,由此,联动杆和叶片位置保持部件一体地转动。由此,进一步起到了上述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引导孔的内周面具有在所述第2轴线的径向上避免与所述联动杆接触的退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精工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
- 下一篇: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