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岛复合纤维、混纤纤维及海岛复合纤维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79295.9 | 申请日: | 201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樊姚姚;倪春健;吉宫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岛复合纤维 聚酯 混纤纤维 触感 纤维横截面 点状分布 高次加工 设备保持 纤维产品 形态控制 聚合物 生产性 蓬松 柔软 易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海岛复合纤维、混纤纤维和纤维产品。所述海岛复合纤维,构成海成分的聚合物为易溶出聚酯;该纤维横截面上,存在由聚酯A形成的岛和由聚酯B形成的岛,所有岛以点状分布在海成分中,单个岛的直径为1.0μm~7.0μm。所述海岛复合纤维高次加工性良好,能够用既有的设备保持高的生产性和品质,并且通过除去海成分而得到的极细混纤纤维具有优异的触感,具有形态控制的功能,织成织物后具有柔软,蓬松的良好触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岛成分为两种聚合物的海岛复合纤维,由这种海岛复合纤维减量去除海成分后得到的极细、卷缩混纤纤维,以及所述海岛复合纤维的应用。
背景技术
使用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聚合物的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尺寸稳定性,不仅在衣料用途,而且广泛应用于内部装饰、车辆内饰、产业用途。
但是,在纤维用途多样化的现代,对纤维的特性要求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中,极细化蓬松纤维,对于纤维本身的特性和制成布料之后的特性能产生较大的效果,在控制纤维的截面形态的观点中是主流的技术。
制造极细纤维的方法,考虑高次加工中的操作性等,利用成为极细纤维的岛成分被海成分覆盖的海岛复合纤维的方法在工业上被大量采用。在该方法中,纤维截面中,预先在由易溶解成分形成的海成分中配置大量由难溶解成分形成的岛成分,在制成纤维或纤维产品之后,通过将海成分溶解除去,能够由岛成分生成极细纤维。
中国公开专利CN105874111A公开了一种海岛复合纤维、复合极细纤维和纤维产品。在纤维截面中岛成分以点状散布在海成分中而配置,岛成分具有由2种以上的不同聚合物接合形成的复合形态。使得在具有源于极细纤维的纤细触感的同时,除了力学特性、耐磨耗性、蓬松性以外还具有高功能加工处理、形态控制等各种功能的复合极细纤维。
日本公开专利特开昭59-130367公开了一种种海岛复合纤维,主要由0.001~0.3丹尼尔(纤维径相当于300nm~6μm)的聚酰胺和聚酯这2种以上的超极细纤维成分在实质上不聚集成群的状态下分散排列而形成岛成分。使用该技术,通过从上述海岛复合纤维除去海成分,实施加热处理,由于聚酯和聚酰胺这两种的极细纤维成分之间的热处理之后存在收缩差,极细纤维彼此的取向打乱,由此在极细纤维束内产生丝长差别,与以往的极细纤维相比,能够获取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膨松感的织物。但是聚酯和聚酰胺形成的极细纤维在染色时由于聚酯和聚酰胺的不同特性,针对不同成分必须使用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进行分浴进行染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用既有的设备以高生产性制造复合混纤纤维的海岛复合纤维,所述复合极细纤维具有源于极细纤维的纤细触感、具有力学特性、耐磨耗性、蓬松性,以及高功能加工处理、形态控制等各种功能。同时由于极细纤维成分同为聚酯,可以仅用分散染料实现染色。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具有以下构造,即:
一种海岛复合纤维,构成海成分的聚合物为易溶出聚酯;该纤维横截面上,存在由聚酯A形成的岛和由聚酯B形成的岛,所有岛以点状分布在海成分中,单个岛的直径为1.0μm~7.0μm。
本发明的海岛复合纤维,所述聚酯B优选为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发明的海岛复合纤维,所述聚酯A优选为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且聚酯A的熔融粘度比聚酯B的熔融粘度高10Pa・s以上。
本发明的海岛复合纤维,所述聚酯A优选为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者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本发明的海岛复合纤维,优选单个岛的直径为3.0μm~6.0μm。
本发明的的混纤纤维具有以下构造,即:
一种混纤纤维,是将所述的海岛纤维减量去除海成分后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2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