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面显示屏裸眼3D显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9231.9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显示屏 裸眼 显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眼3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屏裸眼3D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技术在3D显示、超大屏、曲面屏等方面均发展迅速,其中曲面屏能够使人们获得更真实的观感和沉浸感。略微弯曲的屏幕能够提供更好的环绕式观感,模拟裸眼3D视觉效果。具有视角更广泛和贴合人眼观看的优点。其与裸眼3D技术相结合,能够给观众带来逼真的景深及立体感,又极大提高了观众在观看体验时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成为产品推广、公众宣传及影像播放的最佳显示产品。
曲面裸眼3D显示的原理一般是通过透镜将显示器显示的图像进行分光,透镜通过对光的折射作用,将不同的显示内容折射到空间中不同的地方,到达人眼时显示的内容被分开,人眼接收到两幅含有视差的图像,这样便产生了立体效果。如果用户在可视区域外进行观看,可能会出现图像反转的情况。目前,虽然可以采用多视点方式增加可视区域,但采用多视点在一定的角度分辨率下,会使得清晰度下降,使图像出现混叠,影响了实际观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屏裸眼3D显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裸眼3D显示易出现反转和图像混叠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屏裸眼3D显示方法,包括:
设定最佳观看距离观看范围内的视点数量,根据所述视点数量确定每个视点的相位和所述相位对应的视点图;
获取屏幕观看区域内人眼的空间位置,分别计算左眼和右眼与屏幕垂直中心线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最佳观看距离、像素点与屏幕中心位置在曲面屏两端组成的平面上的距离分别计算左眼和右眼包括的视点相位;
计算右眼与左眼之间的相位差,根据所述相位差调整视点图。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相位差调整视点图,包括:
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相位变化量,根据所述相位变化量调整视点图。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相位变化量,包括:
判断所述相位差是否小于零,若所述相位差小于零时,则在所述相位差的绝对值大于右眼相位时,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相位变化量;
在所述相位差的绝对值不大于右眼相位时,根据左眼和右眼视点的相位计算相位变化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相位变化量调整所述视点图,包括:
根据所述原有相位对应的视点图和相位变化量调整所述视点图。
更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原有相位对应的视点图和相位变化量调整所述视点图,包括:
根据相位变化量确定调整后的视点图对应的通道;
根据所述原有相位对应的视点图对所述通道的子像素进行赋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屏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设定最佳观看距离观看范围内的视点数量,根据所述视点数量确定每个视点的相位和所述相位对应的视点图;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屏幕观看区域内人眼的空间位置,分别计算左眼和右眼与屏幕垂直中心线的距离;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最佳观看距离、像素点与屏幕中心位置在曲面屏两端组成的平面上的距离分别计算左眼和右眼包括的视点相位;
调整模块,用于计算右眼与左眼之间的相位差,根据所述相位差调整视点图。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相位变化量,根据所述相位变化量调整视点图。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相位计算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位差是否小于零,若所述相位差小于零,在所述相位差的绝对值大于右眼相位时,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相位变化量;
第二相位计算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位差是否小于零,若所述相位差小于零,在所述相位差的绝对值不大于右眼相位时,根据左眼和右眼视点的相位计算相位变化量;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视点图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有相位对应的视点图和相位变化量调整所述视点图。
更进一步的,所述视点图调整单元用于:
根据相位变化量确定调整后的视点图对应的通道;
根据所述原有相位对应的视点图对所述通道的子像素进行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