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78867.1 | 申请日: | 201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平 |
| 主分类号: | G09B23/04 | 分类号: | G09B2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演示 球面 经纬度 不同 两点 之间 教具 | ||
1.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包括支撑结构、连接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01),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201),测量机构通过第一支撑杆(201)固定安装在底座(101)上;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经线(301)、支撑纬线(302)以及上支撑座(303),所述支撑经线(301)的顶部通过上支撑座(303)固定起来,支撑经线(301)的底部与连接机构固定,所述支撑纬线(302)固定在支撑经线(301)上,并且支撑纬线(302)固定安装于支撑经线(301)的上半球,支撑纬线(302)与所述支撑经线(301)所围成的区域为半球状容纳空间;
所述连接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一根第二支撑杆(304),第二支撑杆(304)沿半球状容纳空间的直径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杆(304)的一端与连接机构固定,另一端位于半球状容纳空间的球心处,并且第二支撑杆(304)位于球心处的端部通过一个球面副(307)连接一根第三支撑杆(305)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30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扇形测尺(306),扇形测尺(306)靠近球面的表面上设有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球面弧长的刻度线;
所述扇形测尺(306)的弧形端面贴着半球状容纳空间的球面,并且扇形测尺(306)所在的圆周的直径与半球状容纳空间的球体半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支撑杆(201)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圆弧支撑杆(202)、转接杆(203)以及连接件(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01)的一端插入底座(101)中心的安装孔内,另一端固定与弧形支撑杆(202)的一端固定,弧形支撑杆(202)的另一端与转接杆(203)的一端固定,转接杆(20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204)与第二支撑杆(304)连接,所述转接杆(203)、第二支撑杆(304)、连接件(204)同轴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杆(202)的弧形部分朝向远离测量机构的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203)与连接件(204)之间为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304)与连接件(204)之间为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经线(301)的底部均与连接件(204)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4)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转动连接转接杆(203)的盲孔,转接杆(203)插在盲孔内,并可自由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第一支撑杆(201)、圆弧支撑杆(202)、转接杆(203)、支撑经线(301)、支撑纬线(302)、第二支撑杆(304)、第三支撑杆(305)、球面副(307)和扇形测尺(306)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木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演示球面经纬度均不同的两点之间的弧长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4)与上支撑座(30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204)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平,未经张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88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