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用钢缆拉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7774.7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7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坡;李志斌;赵彦华;谭振雪;王玉华;范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城县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钢缆 拉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钢缆拉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拉直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包括安装筒、电热丝和温度检测仪,拉直装置包括动箱、定箱、矫形辊和压力检测仪;工作台上还设有上支架,所述控制系统、钢缆卷、加热装置、拉直装置和牵引轮从右往左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并由钢缆贯穿其中且各部件相互不接触,大电机与钢缆卷相连,液压缸与动箱上端相连并安装在上支架上,红外检测仪安装在上支架上,控制系统和显示器相连,控制系统上设有PLC系统和电源控制开关。本装置在拉直后还要通过红外检测仪对拉直产品进行是否合格的检测,因此其拉直的钢缆,质量高,效率快,半自动化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用钢缆拉直装置。
背景技术
钢缆生产流程中,需要将成品钢缆拉直,继而盘丝,以满足市场要求,而钢缆是由多股钢丝扭结而成,其拉直操作较难,现有的钢缆拉直装置经常会出现断丝等问题,而未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则会导致生产线流程中断,导致大量钢缆弯曲浪费,同时,现有的钢缆拉直装置的拉直效果不理想,不能将钢缆完全拉直,为了得到良好的拉直效果,现有技术中需要经过多次拉直操作,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比较耗费劳动力,另外,现有技术中,不同直径尺寸的钢缆要放置于不同的拉直装置上进行拉直,需要同时拥有多台拉直设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用钢缆拉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用钢缆拉直装置,包括显示器、工作台、大电机、牵引轮和控制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拉直装置、上支架、液压缸、小电机和红外检测仪,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安装筒、电热丝和温度检测仪,所述拉直装置包括动箱、定箱、矫形辊和压力检测仪;
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有电热丝,所述安装筒的一侧设有温度检测仪,所述电热丝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定箱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动箱设在定箱上方并且相互扣合,所述动箱和定箱的内部设有矫形辊,所述拉直装置的一侧设有压力检测仪;
因为加热装置内部不需要与钢缆直接接触,因此其内部直径为定值,而拉直装置需要直接与钢缆接触并施压,因此我们将其结构设置成上下分开的结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不同直径的钢缆的拉直操作,根据钢缆的直径来调节定箱和动箱之间的距离,因为矫形辊的表面为圆弧,并且垂直平面分布的矫形辊相互连接时可以形成圆截面,因此无论钢缆直径多大,矫形辊都是可以使用的;另一方面以分散的形式设置的安装座结构,并在该安装座上均匀排布了若干矫形辊,在钢缆的移动和矫形辊的转动过程中,即可实现钢缆拉直的操作,同时我们用液压缸控制动箱和定箱的扣合度,来控制矫形辊与钢缆之间的接触压力,达到矫形的操作;
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上支架,所述控制系统、钢缆卷、加热装置、拉直装置和牵引轮从右往左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并由钢缆贯穿其中且各部件相互不接触,所述大电机设在工作台下方靠近钢缆卷的位置并与钢缆卷相连,所述拉直装置上方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动箱上端相连并安装在上支架上,所述红外检测仪安装在上支架上,所述牵引轮下方设有小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和显示器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上设有PLC系统和电源控制开关。
该设备中由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大电机、小电机和液压缸的动作。
该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了信息接受系统和信息分析系统,该系统相互连接,并且将压力检测仪、温度检测仪和红外线检测仪信息接收系统相连,然后信息接收系统将结果反馈给信息分析系统,之后将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下发指令。
优选的,所述定箱和动箱相互扣合的位置为半弧形内壁,所述半弧形内壁上设有若干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若干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矫形辊。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均匀分布在半弧形内壁上,并且其长度与动箱整体长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城县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城县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