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井计量站增压装置及增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7727.2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星辰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18;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井 计量 增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技术领域,涉及油气水计量增压,尤其是一种用于油井计量站增压装置及增压方法。
背景技术
低产油井的计量技术已研究多年,但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井计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之生产的发展及经营管理的需要,对油田计量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认真解决油田井口计量问题,提高目前井口计量精度和管理水平,已成为油田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试图从分离器的结构上进行改造,从而进一步改进工艺流程,达到提高油井计量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参照国外油井计量的先进技术,通过改造传统的计量流程,以达到提高油田计量技术的目的。
高含水期油井计量的特点:
1油井含水率高,且波动较大。
使用两相计量分离器计量高含水原油时,尽管流量计与在线含水分析仪都能正常地在测量范围内工作,但测量出来的油井纯油产量仍然误差较大,不符合标准要求。假设计量总液量的流量计工作时没有误差,仅2.0级精度的高含水在线分析仪(一般高含水分析仪的可靠精度均不高于2.0级)或人工化验造成的纯油计量误差就为2.2%~100%,详见表 1。
表1含水率与纯油精度误差对照表
这是含水率测量误差为±2%时对纯油计量精度的影响。
2、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从表1可知,在高含水期要想把油井的纯油量计量准确,必须把混合液中的游离水分离出来,使得进量油仪表的原油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 (如30%),总计量精度才能有所保证。使用三相分离器,把油、气、水按一定要求分开,才能较为准确地计量油井的油、气、水产量。实践证明,只有分得清,才能量得准。因此,三相分离器成了高含水期油井计量的关键技术。
3、国外油井计量状况:油井计量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在油田井口计量中,低含水期采用两相分离,中高含水期采用三相分离,定时连续计量。在油田建设设计时,均设计三相分离器,在低含水期,三相分离器当两相使用,中高含水期,开始使用三相分离功能。美国油田计量的特点是小站流程。计量站设置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两套装置,生产分离器用来计量整个计量站的油、气、水总产量,油井计量中的选井多采用多通阀。
(2)采用三相分离器计量大多与仪表配套使用,如配备流量计和在线含水分析仪可实现连续计量。
(3)计量站二次表基本智能化、数字化、流量、含水率等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算、输出都采用微机,可随时显示、定时打印、输出净油、净水、气量、含水率等数据。
(4)计量制度,一般每口油井计量8h或24h,计量周期为7d、12d、 30d不等。
分离器在运行状态下液体部分并不总是存在着一个上面是油,下面是水的清晰的油水界面,而常常是液体部分的顶部为含水率很低的纯油层,分离器底部为清水层,在其间是一个含水率渐变过渡层。多年的大量现场实验使我们得到了如下宝贵的经验:①界面控制是分离器成败的关键技术;②以前用各种各样的仪表来直接控制油水界面的尝试是不可取的,在提高仪表控制精度上下功夫是方向性失误。工艺条件对仪表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同时,油井生产原油由于井组距离增压站和计量站远,输油管线长,油井结蜡比较严重等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各采油一直处于高回压(2.5- 5MPa)生产状态,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回压能达到6-7MPa,油井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不能正常生产。井组的外输流程一般是双管流程,即一趟计量管线,一趟混输管线,在冬季输油时必须保证两趟管线是不间断输油,只要有一趟管线停止输油达一小时,就会造成管线堵死,浪费了有效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油井计量站增压装置及增压方法,包含XC-JHY-93系列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星辰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星辰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联结垫圈
- 下一篇:照明结构及其配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