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6871.4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军;张彬;朱勇;锁高洁;宋静静;张乐;刘少锋;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5 | 分类号: | B29C48/05;B29C48/154;B29C48/30;B29C48/86;B29C48/92;B29C48/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涂胶 磷化 钢丝 生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运动平台,和设在水平运动平台上的裹胶钢丝模具固定调节装置(2)和设在其上的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在加热装置(3)上设有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还包括设在水平运动平台侧的挤胶装置(4),挤胶装置(4)中的EVA胶输送管道(42)自EVA胶加热储胶罐(43)中伸出并延伸至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的EVA胶入口(14);自磷化钢丝放线装置引出的未裹胶的磷化钢丝(51)经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的注胶通道被裹胶后,至钢丝聚乙烯垫层挤出机头,通过调整水平移动平台上的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与钢丝聚乙烯垫层挤塑机头之间的距离,使得已裹胶的磷化钢丝(52)达到均匀光滑;
所述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包括具有开口角度为60°喇叭型的钢丝穿入口(11)的圆柱体,在钢丝穿入口(11)根部连通有钢丝穿出孔(17),在模具上方设有与钢丝穿出孔(17)相连通的EVA胶入口(14);在模具外部安装有云母加热圈(12)和云母加热圈插座(13);
所述裹胶钢丝模具固定调节装置(2)包括一个设置固定底座(22)上的水平运动平台,在水平运动平台上设有对称的两根水平移动导轨(24),裹胶模具固定支架(26)垂直设在水平运动平台上,且与两根水平移动导轨(24)相配合,在裹胶模具固定支架(26)上设有用于固定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的裹胶模具固定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根水平移动导轨(24)两端分别设有水平移动的限位挡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胶装置(4)中的EVA胶输送管道(42)设 EVA胶挤出口(41),EVA胶挤出口(41)的孔径与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中的EVA胶入口(14)的孔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装置的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安装在裹胶模具固定支架(26)上,随后通过四个调节螺钉(21)对整个水平运动平台进行调整,并利用水平仪进行校准;
2)将挤胶装置(4)安装在水平运动平台侧,并使该装置中的EVA胶挤出口(41)与EVA胶入口(14)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通过EVA挤胶速度和温度控制调节箱(44)对EVA胶进行加热至EVA胶处于流动状态;
3)将未被涂胶的磷化钢丝及盘具放置在钢丝放线装置上,引出未裹胶的磷化钢丝(51)通过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从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的钢丝穿出孔(17)拉出裹胶钢丝,随后再穿过钢丝聚乙烯垫层挤出机头;
4)接通云母加热圈插头(31)与云母加热圈插座(13),对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进行加热,保证EVA胶进入模具后继续保持流动态;
5)打开EVA胶挤出开关,调到适当的挤出速度,随后打开垫层挤塑机头,将初始速度设置为5m/min,随后将垫层钢丝通过生产线,最终牵引已裹胶的磷化钢丝(52)到收线盘附近,观察外观是否均匀和光滑,如果表面均匀且光滑,则引到收线盘上进行收线;如果表面不均匀光滑,则通过水平移动导轨(24)增大磷化钢丝裹胶模具(1)与钢丝聚乙烯垫层挤塑机头之间的距离;逐步提高生产速度,同时提高EVA胶的挤出速度;直至已裹胶的磷化钢丝(52)达到均匀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提高垫层挤出的生产速度,同时观察EVA胶挤出模具,如果胶量不够,则加大出胶量,如果胶量过多出现溢出,则减小出胶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涂胶磷化钢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在提高速度的同时提高EVA胶挤出量,垫层挤出的生产速度和EVA胶的挤出速度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68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头自动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移动缝制小车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