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可收回4D打印线型有机人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6845.1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臣;孙继泽;程楷;刘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容商天下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4 | 分类号: | A61L31/14;A61L31/16;A61L31/06;A61L31/04;A61L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可收回 打印 线型 有机 人体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可收回4D打印线型有机人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人体支架包括骨架部、功能蛋白膜和壳聚糖膜;骨架部的表层覆盖着功能蛋白膜,功能蛋白膜的表层覆盖着壳聚糖膜;骨架部是采用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人体支架,采用的聚乳酸和壳聚糖都具有良好的人体相容性,不会发生排斥反应;采用的功能性蛋白质能够起到消融血栓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吸收性;采用的4D可记忆变形打印材料,在植入狭窄部位后,前期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撑,保证血管通畅,后期支架吸收后,其分解产物可被身体吸收、利用或者排出体外,靶血管内无残留异物,最大程度恢复血管的舒缩功能,并且给二次干预留有余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可收回4D打印线型有机人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数已接近全国死亡总人数的40%,已然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多余脂肪类物质及钙在血管壁沉积使之变厚,造成血管变窄或堵塞而造成血液流通困难,进而产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直至死亡。对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是采用经皮穿刺途径将特制的支架插入病变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治疗法。其原理是将支架植入已经变窄了的血管,可对其内壁产生一个持续的径向压力,迫使依附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浓缩并支撑其而使血管畅通。
现有的一些血管支架是金属材料的,不可降解,中国专利201410266420.4公开了一种血管支架,由不可降解的金属材料制成。植入这种金属血管支架的患者不能做核磁共振。血管支架一般几个月就能够完成其支撑血管的使命,其后血管恢复正常,并不再需要血管支架了。这时植入了不能降解的血管支架的患者会面临二次狭窄的风险,一旦二次狭窄就必须接受搭桥手术的痛苦。
水蛭素是水蛭及其唾液腺中提取出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多肽)。水蛭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与凝血酶按1:1比例紧密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灭活。它与肝素不同,其抗凝作用不需要血浆中ATⅢ的存在,可用于缺乏ATⅢ而又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对血小板作用弱,不像肝素那样会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用于其小板减少而又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然而水蛭素在使用过程中血清半衰期太短,直接注射或者口服都难以持续发挥抗栓效果。蚓激酶与血栓(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够跟踪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性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蚓激酶目前的临床应用主要是以口服药的形式,副作用包括引起消化道反应,而且通过消化道吸收的效率也比较低。
除了血管支架,在肠道支架、胆管支架等人体支架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可收回4D打印线型有机人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人体支架与人体的相容性,降低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发生排斥反应;并且,本发明采用的壳聚糖、聚乳酸和蛋白质都是可以在体内分解或降解的物质,免去了二次狭窄后接受搭桥手术的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支架,人体支架包括骨架部、功能蛋白膜和壳聚糖膜;骨架部的表层覆盖着功能蛋白膜,功能蛋白膜的表层覆盖着壳聚糖膜;骨架部是采用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人体支架的主体轮廓结构的形状是螺旋形管状,人体支架包括螺旋部和安装环;其中,安装环位于螺旋部的两端,安装环上设有一个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螺旋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螺旋单元,每个螺旋单元包括圆周单元和多个支撑单元;其中,支撑单元的形状是与人体支架轴向平行的拱形隆起,圆周单元的形状是螺旋形,支撑单元均匀地分布在圆周单元上,每个支撑单元的间隔角度相等,相邻的两个支撑单元的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容商天下网络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容商天下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6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引流管防脱落预警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