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76460.5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鹏;万春香;李剑;王有元;陈伟根;杜林;范帆;张涛;王开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B01D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变压器 净化 效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透膜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是电力变压器内部重要的绝缘介质,随着电力变压器长时间的运行,温度、电场等因素会使得设备中绝缘纸、绝缘油等绝缘材料分化降解,导致油中杂质颗粒含量增加,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绝缘击穿、烧毁电气设备等重大事故。
变压器油净化、再生(带电再生)技术的应用,使老化和降质的变压器油经过净化、再生处理,像新油一样在运行变压器中重新发挥作用。常用变压器油净化方法有压力式滤油机过滤法、真空滤油法和吸附过滤法等,过滤法对滤油纸的要求较高,且更换频繁,导致成本高昂.为了增强滤膜滤油性能,需要一种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滤膜净化变压器油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滤膜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
2)对滤膜进行电晕充电处理。
进一步,还 步骤3),分别用未经电晕充电处理的滤膜和经电晕充电处理的滤膜过滤老化变压器油,并通过频率介电频谱法测量未过滤及过滤后的油样。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设定干燥温度为40-80℃,干燥时间为4-48h。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对滤膜进行电晕充电的条件为:采用针压与栅压极性一致的针-栅电极,其中,针压(5)-(30)kV,栅压(1)-(10)kV,针-栅距离为10-40mm,栅-样品距离为3-15mm,充电时间0.5-6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超声清洗器清洗砂芯漏斗,并将洗砂芯漏斗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完成后,分别将未经电晕充电处理的滤膜和经电晕充电处理的滤膜安装在砂芯漏斗内过滤老化变压器油。
进一步,所述砂芯漏斗的干燥方法为:干燥时间4-48h,干燥温度为40-150℃。
进一步,所述滤膜采用聚丙烯或PTFE滤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通过对经干燥处理后的滤膜进行电晕充电处理,经过电晕充电处理的滤膜过滤老化变压器油后,变压器油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比用未经过处理的滤膜过滤后减小更多,说明对滤膜进行电晕充电处理有助于提高滤膜过滤效果。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所需要的工具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特殊的处理条件、采用简单设备即可实现和可重复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国产聚丙烯滤膜表面形貌。
图2为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聚丙烯滤膜与未处理的聚丙烯滤膜过滤变压器油前后油的介电常数频率响应曲线图。
图3为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聚丙烯滤膜与未处理的聚丙烯滤膜过滤变压器油前后油的介电损耗因数频率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升变压器油净化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滤膜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具体的,设定干燥温度为40-80℃,干燥时间为4-48h。本实施例的滤膜采用聚丙烯滤膜,其基本参数为:阻力30pa,效率92%,粒径0.3μm,风量32LPM,首先将滤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50℃,时间为24h。
2)对滤膜进行电晕充电处理。且对滤膜进行电晕充电的条件为:采用针压与栅压极性一致的针-栅电极,其中,针压(5)-(30)kV,栅压(1)-(10)kV,针-栅距离为10-40mm,栅-样品距离为3-15mm,充电时间0.5-60min。
本实施例是将聚丙烯滤膜在常温下、空气气氛中,采用针-栅电极对两种样品进行电晕充电处理,其针压为-10kV,栅压为-2kV,针-栅距离为35mm,栅-样品距离为10mm,充电时间为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6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