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5846.4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518081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背光 模组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更新速度随之也加快了脚步,科技的进步使得电子产品以及机械产品越来越小,特别是手机行业,薄、轻便、美观的手机越来越受用户的青睐,手机厂商为了将手机制作的更薄更轻便,近几年液晶显示屏在手机设计中,开始使用背光无铁框方案,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设计厚度,但是背光模组得不到包裹易损伤,且背光模组的反射膜材容易受前壳形变影响,在整机测试中手机显示屏上会出现水波纹、白斑等现象。
为了解决手机在整机测试中显示屏上会出现水波纹、白斑等现象,技术人员使用传统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缓冲泡棉贴合中壳进行缓解补救,图1为传统LCD泡棉贴合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LCD缓冲泡棉使用胶材贴于背光模组下面的中壳上,传统LCD缓冲泡棉在贴合时为了避让前壳上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FPC,传统LCD缓冲泡棉不能完全贴满中壳,在手机壳受到形变影响时,传统LCD缓冲泡棉受到形变会影响反射膜材,而且在FPC区域受到手机前壳挤压,FPC将挤压变形传递到背光模组的反射膜材上,手机显示屏上仍会出现水波纹、白斑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缓解手机显示屏上出现水波纹、白斑等现象的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包括上壳、下壳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贴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下表面,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壳之间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贴合于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通过张力差贴合于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分子结构微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为PU聚氨酯泡棉。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的厚度为0.2~0.3mm。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贴合面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反射膜下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泡棉贴合满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与所述反射膜的贴合表面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为可重复贴合泡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泡棉贴合于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没有贴胶工序,避免了贴胶对反射膜性能的影响,加工工艺简单,泡棉通过张力差贴合于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不损伤反射膜材,而且可反重工,从射膜上撕除的泡棉仍能够重复利用,泡棉分子结构微开孔,张力差贴合不会起皱起泡,所述泡棉贴满所述反射膜,能够很好地吸收外界形变,缓解水波纹、白斑、膜材联动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LCD泡棉贴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泡棉揭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贴合泡棉后手机背光模组与手机上、下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针对现有手机在传统泡棉贴合中壳,传统泡棉不能完全贴满中壳,中壳FPC避空位置前壳变形,FPC与背光模组中的反射膜材接触,在整机测试干涉中造成水波纹、白斑等现象,设计了一种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泡棉揭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背光模组缓冲结构贴合泡棉后手机背光模组与手机上、下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5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配向型液晶面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