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动化加工的输送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5800.2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锋;陈刻;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化 加工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加工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输送机按运作方式可分为:装补一体输送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滚筒输送机、板链输送机、网带输送机和链条输送机。一般根据物料搬运系统的要求、物料装卸地点的各种条件、有关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物料的特性等来确定各主要参数。输送能力:输送机的输送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物料量。在输送散状物料时,以每小时输送物料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在输送成件物品时,以每小时输送的件数计算。输送速度:提高输送速度可以提高输送能力。在以输送带作牵引件且输送长度较大时,输送速度日趋增大。但高速运转的带式输送机需注意振动、噪声和启动、制动等问题。对于以链条作为牵引件的输送机,输送速度不宜过大,以防止增大动力载荷。同时进行工艺操作的输送机,输送速度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尺寸:输送机的构件尺寸包括输送带宽度、板条宽度、料斗容积、管道直径和容器大小等。这些构件尺寸都直接影响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输送长度和倾角:输送线路长度和倾角大小直接影响输送机的总阻力和所需要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加工的输送机,解决了零件传输过程中需要作出加工的情况,减少人工操作,节约成本并显著提高效率,为自动化传输的加工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自动化加工的输送机,包括零件盒、加工装置、圆形盒体、转动盘、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转动机构,其中,所述圆形盒体与第二传输带连接;
所述转动盘安装于圆形盒体内,所述转动盘沿圆周均布有扇形槽;
所述转动机构固定于转动轴一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槽轮、扇形圆盘、圆柱销;
所述槽轮固定于转动轴一端,所述扇形圆盘底面固定有曲柄,所述圆柱销固定于曲柄一端;
所述第一传输带底面一端开有圆形通孔并固定有传输圆管,所述传输圆管另一端固定于限位环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盒体周侧固定有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盒体底面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盘底面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圆盘弧面与槽轮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销与槽轮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带一端固定有限位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圆管和圆形通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装置固定于限位环端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式传输装置,零件盒由传输带中落入转盘后,经过加工装置后会停留一段时间以做加工,本发明解决了零件传输过程中需要作出加工的情况,减少人工操作,节约成本并显著提高效率,为自动化传输的加工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自动化加工的输送机,包括圆形盒体1、转动盘2、第一传输带3、第二传输带4、转动机构5、零件盒6、加工装置7,如图1所示,其中圆形盒体1与第二传输带4连接,圆形盒体1与第二传输带4均固定与底座上;
所述圆形盒体1周侧固定有限位环101,防止加工件传输过程中掉落,圆形盒体1底面开有第一通孔,较优的,所述第一通孔设于圆形盒体1底面圆心处;
所述转动盘2安装于圆形盒体1内,转动盘2沿圆周均布有扇形槽201,转动盘2底面固定有转动轴202,所述转动轴202穿过第一通孔,较优的,转动轴202固定于转动盘2圆心处;
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机构5固定于转动轴202一端,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槽轮501、扇形圆盘502、圆柱销;
所述槽轮501固定于转动轴202一端,所述扇形圆盘502弧面与槽轮501配合,扇形圆盘502底面固定有曲柄503,所述圆柱销固定于曲柄503一端,圆柱销与槽轮501配合;
所述第一传输带3一端固定有限位挡片301,第一传输带3底面一端开有圆形通孔,底面一端固定有传输圆管302,所述传输圆管302和圆形通孔配合,传输圆管302另一端固定于限位环101端面上,使得圆形盒体1由第一传输带3通过传输圆管302后落于圆形盒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5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人上下料的码垛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PET瓶输送机构的辊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