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直流微型电机断电反压抑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75533.9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李力生;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P7/03 | 分类号: | H02P7/03;H02H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直流 微型 电机 断电 压抑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直流微型电机断电反压抑制电路,包括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的内部电路完全相同,两个控制系统并联后均与电机两输入端相连,分别用于电机的正向和反向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对象为能双向施加电压,正反转动的电机在断电时的感应电压抑制。动作灵敏、迅速,电路装置体积小,应用范围广,电路中已经设置了抗扰动措施,动作可靠性高。由于没有大容量的储能元件,可以满足电机双向快速切换,且在切换过程中迅速抑制反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直流微型电机断电反压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直流型微型电机由于具有供电方便、控制简单、工作稳定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对于微型单向直流电机,如图1所示,M代表微型直流电机,K代表电机供电开关,D代表二极管,DC代表电机供电直流电源。当开关K闭合后,电机按照一个方向转动,此时电机两端电压Vab为正;当开关K断开后,电机M在减速转动,电机两端电压Vab为负,如果不采取反向电压抑制措施,反向电压电压值很大,有可能损坏系统中其它器件。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对反向电压进行抑制。通常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反向抑制电路为在直流电机供电两端加装二极管或瞬态抑制二极管D,当直流电机供电电压断开时,电机产生的反压通过二极管D和电机本身形成回路,进而起到反压抑制作用。采用该电路可以抑制单向电机的反压,当电机在不同时刻需要转向不同,电机两端电压Vab既可以施加正电压也可以施加负电压时,该反压抑制电路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机电压能够正负均能供电可以双向转动时,其反向电压抑制电路也可以采用如图2中所示电路,其中,R为电阻,C为无极性电容。当电机在一个方向转动断电时,产生的反向电压能够通过RC电路储存在电容中。为了起到较好的反压抑制效果,该电路所需的电容的容量较大,其体积也较大,且在正向和反向供电切换时间间隔上也不能太快,且抑制效果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很多场合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双向直流微型电机断电反压抑制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基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向直流微型电机断电反压抑制电路,包括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的内部电路完全相同,两个控制系统并联后均与电机两输入端相连,分别用于电机的正向和反向控制。
在基于本发明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一、二的内部电路包括静态前级闭锁电路、驱动电路、执行电路,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执行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执行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机连接。
在基于本发明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一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晶体管V11;稳压二极管D11的2脚、电阻R11的2脚、电阻R12的1脚分别与晶体管V11的1脚相连,电阻R13的1脚与晶体管V11的2脚相连,电阻R13的2脚为控制系统一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D11的1脚R11的1脚分别与V11的3脚连接,连接处为控制系统一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R12的2脚为控制系统一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第三输出端;
控制系统二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21、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晶体管V21;稳压二极管D21的2脚、电阻R21的2脚、电阻R22的1脚分别与晶体管V21的1脚相连,电阻R23的1脚与晶体管V21的2脚相连,电阻R23的2脚为控制系统二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D21的1脚R21的1脚分别与V21的3脚连接,连接处为控制系统二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R22的2脚为控制系统二的静态前级闭锁电路的第三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5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