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3089.7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焱;吴建辉;丁艳涛;冯成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焱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化 预应力 空心 | ||
1.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该空心板为双向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上层钢筋(1)、板下层钢筋(2)、肋梁(3)、预应力筋(4)、填充材料(5)、混凝土(6)、填充材料(5)位于板上层钢筋(1)与板下层钢筋(2)之间,永久性埋在混凝土(6)内,其特征在于肋梁(3)配有箍筋(7)和预应力筋(4),板上层钢筋(1)分别布置在肋梁(3)和填充材料(5)的上部,板下层钢筋(1)分别布置在肋梁(3)和填充材料(5)的下部,空心板沿长跨方向设置2道区域分界线(8),区域分界线(8)将空心板分为3个区,其中1个肋梁标准区(9)和2个肋梁变窄区(10),2个肋梁变窄区(10)位于肋梁标准区(9)的两侧,肋梁标准区(9)的总宽度≥其两侧任一肋梁变窄区(10)的总宽度,且≥空心板长跨方向跨度的1/3,肋梁变窄区(10)内肋梁宽度≤肋梁标准区(9)内肋梁宽度,肋梁变窄区(10)中肋梁内所配预应力筋(4)的数量<肋梁标准区(9)中肋梁内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其特征在于肋梁标准区(9)中中间部位肋梁(3)内预应力筋(4)数量≥两侧部位肋梁(3)内的数量,且中间部位肋梁(3)宽度≥两侧部位肋梁(3)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其特征在于肋梁变窄区(9)中靠边支座(11)部位肋梁(3)内预应力筋(4)数量≤靠肋梁标准区(9)部位肋梁(3)内的数量,且靠边支座(11)部位肋梁(3)宽度≤靠肋梁标准区(9)部位肋梁(3)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其特征在于空心板沿短跨方向分为3个区,其中1个肋梁标准区(9)和2个肋梁变窄区(10),2个肋梁变窄区(10)位于肋梁标准区(9)的两侧,肋梁标准区(9)的总宽度>其两侧任一肋梁变窄区(10)的总宽度,且≥空心板短跨方向跨度的40%,肋梁变窄区(10)内肋梁宽度≤肋梁标准区(9)内肋梁宽度,肋梁变窄区(10)中肋梁内所配预应力筋(4)的数量<肋梁标准区(9)中肋梁内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其特征在于空心板中所配预应力筋(4)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或有粘结预应力筋或缓无粘结预应力筋,空心板中所配填充材料(5)为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箱体或者2根或2根以上管状材料(12)或片状材料(13)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其特征在于2根或2根以上管状材料(12)或片状材料(13)通过连接件(14)组合在一起,连接件(14)为金属或硬质塑料或水泥或木料制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空心板为双向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上层钢筋(1)、板下层钢筋(2)、肋梁(3)、预应力筋(4)、填充材料(5)、混凝土(6)、填充材料(5)位于板上层钢筋(1)与板下层钢筋(2)之间,永久性埋在混凝土(6)内,肋梁(3)配有箍筋(7)和预应力筋(4),板上层钢筋(1)分别布置在肋梁(3)和填充材料(5)的上部,板下层钢筋(1)分别布置在肋梁(3)和填充材料(5)的下部,空心板沿长跨方向设置2道区域分界线(8)将空心板分为3个区,其中1个肋梁标准区(9)和2个肋梁变窄区(10),2个肋梁变窄区(10)位于肋梁标准区(9)的两侧,肋梁标准区(9)的总宽度≥其两侧任一肋梁变窄区(10)的总宽度,且≥空心板长跨方向跨度的1/3,肋梁变窄区(10)内肋梁宽度≤肋梁标准区(9)内肋梁宽度,肋梁变窄区(10)中肋梁内所配预应力筋(4)的数量<肋梁标准区(9)中肋梁内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肋宽变化的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肋梁标准区(9)中中间部位肋梁(3)内预应力筋(4)数量≥两侧部位肋梁(3)内的数量,且中间部位肋梁(3)宽度≥两侧部位肋梁(3)宽度,肋梁变窄区(9)中靠边支座(11)部位肋梁(3)内预应力筋(4)数量≤靠肋梁标准区(9)部位肋梁(3)内的数量,且靠边支座(11)部位肋梁(3)宽度≤靠肋梁标准区(9)部位肋梁(3)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焱,未经徐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30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 下一篇:一种垛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