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72484.3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东方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兆普科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8;G01N1/38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44277 | 代理人: | 覃向红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浓度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浓度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溶液浓度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在管道中流动的溶液浓度的检测一直没有较好的办法,其主要是因为在线流动的液体中含有气体,从而导致测量仪器测量不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准确的溶液浓度在线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溶液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主管道、除气装置、稀释装置、第一气泡去除装置和浓度检测装置,所述主管道的中部与所述除气装置的入液口连通,所述除气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稀释装置的中部连通,所述稀释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的入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的入液口连通。
所述除气装置包括三通管和螺旋除气泡器,所述三通管的入液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三通管设置有第一三通管出液口和第二三通管出液口,所述螺旋除气泡器的上端设置有漏斗状的除气管,所述除气管的上端对称的沿切线方向设置有第一切线入液口和第二切线入液口,所述第一切线入液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切线入液口与所述第二三通管出液口连通,所述螺旋除气泡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稀释装置的入液口连通。
所述除气管的漏斗锥度为60度,所述除气管的上端开口与下端开口直径比为6:1—7:1。
所述除气装置与所述稀释装置之间还安装有第二气泡去除装置,所述第二气泡去除装置包括第二球阀和与所述第二球阀出液口连通的第二除气槽,所述第二除气槽内设置有若干平行并上下交错排列的第二溢流板,所述第二除气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稀释装置的入液口连通,所述除气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气泡去除装置的入液口连通。
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包括第一球阀和与所述第二球阀出液口连通的第一除气槽,所述第一除气槽内设置有若干平行并上下交错排列的第一溢流板,所述第一除气槽的出液口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的入液口连通,所述稀释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的入液口连通。
所述浓度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的入液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入液口与所述第一除气槽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稀释装置的入液口由后向前依次连通有过滤器和球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主管道中流动的溶液一部分经除气装置除气后进入稀释装置中稀释,稀释后的溶液再由第一气泡去除装置进一步去除气泡后流入浓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检测后再经过进一步的换算便可得到实时的主管道中液体的浓度,结构简单,由于去除了液体中的气体,所以测量精度高,能够很好地满足实时准确测量液体浓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除气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气泡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气泡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一种除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除气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一种溶液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主管道1、除气装置2、稀释装置3、第一气泡去除装置4和浓度检测装置5,所述主管道1的中部与所述除气装置2的入液口连通,所述除气装置2的出液口与所述稀释装置3的中部连通,所述稀释装置3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4的入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泡去除装置4的出液口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5的入液口连通,在主管道1中流动的溶液一部分经除气装置2除气后进入稀释装置3中稀释,稀释后的溶液再由第一气泡去除装置4进一步去除气泡后流入浓度检测装置5进行检测,检测后再经过进一步的换算便可得到实时的主管道中液体的浓度,结构简单,由于去除了液体中的气体,所以测量精度高,能够很好地满足实时准确测量液体浓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兆普科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兆普科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2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