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靶向注气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2237.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8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江;张允;张慧;刘中春;张冬丽;崔书岳;郑松青;朱桂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碳酸盐 油藏 靶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靶向注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注气类型确定步骤,基于注气筛选原则,确定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注气类型;注气井筛选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分布参数,筛选注气井;注气参数优化模型建立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地质参数建立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注气参数优化模型,用以获得最优注气参数;靶向驱油步骤,根据所述最优注气参数,向筛选的注气井注入对应所述注气类型的气体,用以实现靶向驱油。本发明可以提高碳酸盐岩油藏注气采收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靶向注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油藏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是21世纪石油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领域之一。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具有单井产量高,地层压力递减快,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同时,缝洞型碳酸盐地质构造复杂、油水界面附近的封闭性、储油物性低,这些特点使得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采用传统开发方法效果差。在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含水率提高,地下油水分布更为复杂,剩余油可采储量已呈高度分散状态,提高采收率难度大。缝洞型碳酸盐注水开发效率低,随着注水驱油周期的变长,油水界面上移,周期产油量减小,很多可采储量成为剩余油。
国内关于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外关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究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国内关于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方法有:缝洞型油藏的三维渗透率场的获取方法、缝洞型油藏注气物理实验方法、裂缝性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虽然这些方法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缝洞储层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方法,造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注气采收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靶向注气方法及系统,用以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采收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靶向注气方法,包括:
注气类型确定步骤,基于注气筛选原则,确定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注气类型;
注气井筛选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分布参数,筛选注气井;
注气参数优化模型建立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地质参数建立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注气参数优化模型,用以获得最优注气参数;
靶向驱油步骤,根据所述最优注气参数,向筛选的所述注气井注入对应所述注气类型的气体,用以实现靶向驱油。
进一步,所述注气参数优化模型建立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采油井及筛选的注气井所处储层对应的地质模型,建立性能指标模型;
根据历史生产数据对所述性能指标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向优化后的性能指标模型引入选取的控制变量和约束条件,以获得性能指标取值最大时对应的控制变量,并将该控制变量作为所述最优注气参数。
进一步,所述优化后的性能指标模型为:
其中,MaxJ(u,y,v)表示性能指标J(u,y,v)的最大值,u表示控制变量,y表示生产数据,v表示地质模型参数向量;
L表示生产周期数;
ro表示产油的经济计算系数;
表示第n个生产周期第j个时间段的产油量;
rw表示耗水量的经济计算系数;
表示第n个生产周期第j个时间段的耗水量;
rg表示耗气量的经济计算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2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层注入管柱及分层注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