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2210.4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辛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沈汶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终端 预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终端的使用成为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智能终端。使用智能终端通话视频、传递信息、休闲娱乐、支付购物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的一种选择。也正因为智能终端在人类生活中日趋重要的地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违法手段;黄色短信肆虐青少年身心健康;通过智能终端传播的垃圾信息扰乱人们的生活;诈骗信息能过虚构中奖、银行卡消费等手段骗人钱财等等。智能终端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犯罪平台,并且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社会问题必将日趋严重。
目前,智能终端信息犯罪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犯罪手法。智能终端信息是指用户之间通过智能终端传递的文本等信息。该信息的传播是利用移动网络信道中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的。而“智能终端信息犯罪”,是指通过智能终端信息这一载体,从事诈骗、售假、贩黄、造谣等类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智能终端信息犯罪包括发送违法短信和某些不良信息的行为。
然而,除了上述的智能终端信息犯罪,不少犯罪集团还采用电话诈骗的途径实施犯罪,即利用电话进行诈骗活动。电话诈骗现已蔓延全国,常见的有20种诈骗手段。警方也不断发出警训提醒市民防骗,小心电话诈骗,遇到这类情况,要三思而后行,别轻易相信对方。然而效果却不尽人如意。当人们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
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上述罪案的发生,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方法,当接收到存在风险的信息或来电时,能够预警用户,使用户提高警惕,避免用户的损失,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智能终端的犯罪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目前主要采取的手段为过滤信息。如专利号:CN 201110003289.9所提供的一种垃圾短信处理方法和系统。该处理方法主要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用户建模,生成垃圾短信的判决准则和反馈短信的分类标准,从而根据判决准侧对接收到的垃圾信息进行过滤。然而,该方法只能通过不断更新判决准则和反馈短信来不断完善,无法全面有效地过滤垃圾短信。此外,该方法并不能实现对语音信息、网络信息或其他应用信息进行过滤和监测,存在一定的犯罪漏洞。
因此,为了对智能终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全面的实时保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方法、预警系统及具有该预警系统的智能终端,不仅对具有风险的文字信息能够进行识别,也能够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且当智能终端检测到数据信息存在风险时,系统会对用户产生预警,为有效及时阻止罪案的发生提供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方法、预警系统及具有该预警系统的智能终端,不仅能够对文字、符号、数字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能对语音进行识别,通过与数据源数据信息的匹配,快速有效地识别风险信息,向用户发出预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方法,所述预警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智能终端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发送数据源;
当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交互时,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在交互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收集到所述数据信息后,对比所述数据信息及数据源;
当所述数据信息与所述数据源匹配时,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生成预警指令;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执行所述预警指令。
优选地,所述数据信息包含文字、数字、字母、语音、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交互过程包含通话、短信、邮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当所述数据信息为文字、数字、字母或符号时,所述预警指令包含拦截所述数据信息、发出预警声音、显示预警文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当所述数据信息为语音时,所述预警指令为中断所述交互过程、发出预警声音、显示预警文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预警系统,包含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及远程服务模块,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包含处理模块、预警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远程服务模块包含一用于存储数据源的数据库,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连接,并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处理模块传输数据源;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交互,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的处理模块在交互过程中收集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发出的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2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