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氧基二苯并吖庚因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71416.5 申请日: 2017-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7266461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0
发明(设计)人: 印晓星;谷小珂;渠影影;李成林;姜艳飞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1/153 分类号: C07D491/153;A61K31/55;A61P35/04;A61P35/00
代理公司: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8 代理人: 吕鹏涛
地址: 22100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烷氧基二苯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烷氧基二苯并吖庚因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其具体为通式I所示的烷氧基二苯并吖庚因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良的P‑糖蛋白抑制活性、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及抗肿瘤转移活性,临床上可作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肿瘤转移抑制剂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治疗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烷氧基二苯并吖庚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P-糖蛋白抑制剂、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肿瘤转移抑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

背景技术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肿瘤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Curr Med Chem.2012,19,1946-2025.)。ATP结合式(ABC)转运蛋白家族中P-糖蛋白 (P-glycoprotein,P-gp)的过度表达是目前研究的最广泛的肿瘤MDR产生机制(Eur J MedChem.2016,118,219-229.)。临床中超过200个化疗药物分子是P-gp的底物(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5,149,1-123.),这些药物一旦和P-gp结合,将被泵出肿瘤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导致化疗的失败。此外,P-gp能够通过抑制casepases的激活,阻止细胞凋亡,导致细胞产生凋亡耐受(Cell Death.Differ.2004,11,1028-1037.)。研究表明,抑制P-gp可提高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积累,提高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逆转MDR。因此,寻找和研究抑制P-gp的药物已成为克服MDR 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截止目前,P-gp抑制剂的研发共经历了四个阶段(Biochem pharmacol.2014,92,558-566.)。前三代抑制剂面临的问题是:1、抑制剂对P-gp的选择性差;2、抑制剂对P-gp 抑制活性低;3、抑制剂自身的毒性高;4、抑制剂影响抗癌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此外,P-gp在正常组织中同样表达,主要分布在肠上皮细胞、肾近曲小管细胞、肝胆管细胞膜,以及血脑、血睾和胎盘的上皮细胞(ChemMedChem.2016,11, 374-376),并通过外排泵参与分泌外源性物质和毒性代谢物的过程(Expert Opin.DrugMetab.Toxicol.2008,4,205-223.)。当P-gp的正常功能被抑制后,抗癌药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血药浓度水平提高,增加了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因此,急需开发新型高效的P-gp抑制剂。

研究发现,许多天然产物如黄酮类、姜黄素类、五味子甲素及丙素等在抑制P-gp活性方面表现出的特有优势,如低毒、较好的耐受性等,使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成为抑制剂开发新的希望和契机。从天然产物及衍生物中开发P-gp抑制剂已成为第四代抑制剂研发的新方向和重点。

联苯双酯(Bifendate)是一类源自五味子丙素的烷氧基联苯类化合物,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研究表明,联苯双酯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且可以通过提高耐药肿瘤细胞对P-gp底物的摄取量、减少底物外排,同时下调P-gp的表达,产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活性(Invest.New Drugs.2007,25,95-105.),并且Bifendate和抗癌药联用,不影响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不会增加抗癌药的毒副作用。但是作为P-gp抑制剂,Bifendate活性较低。

为了获得抗MDR活性更强的P-gp抑制剂,我们以Bifendate为先导物,根据前三代P-gp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烷氧基二苯并吖庚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P-gp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抑制P-gp的外排功能,逆转MDR,其活性显著强于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VR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