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1412.7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材料 形变 裂纹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材料表面形变裂纹检测方法,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刷镀一层金属微粒涂料,经一定周期后,采用电磁涡流检测方法,间接检测非金属材料表面形变或裂纹,本方法在不损害被检非金属材料性能结构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非金属材料形变或裂纹等缺陷的在役关键部位检测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人类以天然的矿物、植物、石油等为原料,制造和合成了许多新型非金属材料,如水泥、人造石墨、特种陶瓷、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等。这些非金属材料因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领域,基础建设领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非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也给此类材料相应性能的检测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对非金属材料形变的检测,例如,某大型拱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等因素引发结构形变而导致发生桥断裂事故,某隧道在其在役期间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作用引发结构损伤而导致隧道骤然崩塌,针对此类事故的发生均是因为结构件发生了结构形变却不能及时发现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非金属材料的形变进行检测,这样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刷镀一层金属微粒涂料,经一定周期后采用电磁涡流检测方法,间接检测非金属材料表面形变或裂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电磁涡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首先采用含有金属微粒的涂料刷镀在被检非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个金属微粒涂层;
b. 待金属微粒涂层干固后,采用涡流检测探头扫查金属微粒涂层表面,当被检非金属材料表面有形变或裂纹时,刷镀在该形变或裂纹处的金属微粒涂层将有不连续,涡流检测探头扫查到该形变或裂纹处的金属微粒涂层时的涡流检测信号中将出现相应的形变涡流缺陷信号或裂纹涡流缺陷信号,以此间接检测出被检非金属材料表面形变或裂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刷镀一层金属微粒涂料,经一定周期后采用电磁涡流检测方法,间接检测非金属材料表面形变或裂纹,本方法在不损害被检非金属材料性能结构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非金属材料形变或裂纹等缺陷的在役关键部位检测难题。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金属材料表面形变检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示意图。
图中,1.金属微粒涂层,2.涡流检测探头,3.被检非金属材料,30.形变,31.裂纹,E.涡流检测信号,B.形变涡流缺陷信号,L.裂纹涡流缺陷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非金属材料形变裂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电磁涡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首先采用含有金属微粒的涂料刷镀在被检非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个金属微粒涂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钢管腐蚀的电磁涡流内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用于检测车轴缺陷的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