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0657.8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军;陈亮;郭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分类号: | B29C44/12;B29C44/58;B29C3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坐垫 模具 骨架 固定 装置 | ||
1.一种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1)和第二固定装置(12),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上模(1)的支架(111)、第一气缸(112)、螺杆(113)、顶针(114)及固定于上模的骨架镶块(115),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1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针(114)连接,所述骨架镶块(115)上开设有顶针通道(116)和骨架限位槽(117),所述顶针的端部可伸入顶针通道(116)卡住骨架(119);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气缸(121)、镶块和感应器(125),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上模,所述镶块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1211)连接,所述感应器(125)靠近所述镶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推动镶块滑动,夹紧或松懈位于镶块和感应器之间的骨架(1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1)和第二固定装置(12)分别固定于上模(1)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1)平行于上模(1)和下模(2)开模方向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2)垂直于上模(1)和下模(2)开模方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1)还包括顶针固定块(110)和限位板(118),
所述第一气缸(112)位于所述支架(111)外侧,所述螺杆(113)位于所述支架(111)的内侧,所述螺杆(113)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顶针固定块(110),所述限位板(118)设置于所述螺杆(113)上,且垂直于所述螺杆(113)的轴向,所述骨架镶块(115)固定于所述上模(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限位槽(117)具有第一槽部(1171)和第二槽部(1172),所述第一槽部(1171)和第二槽部(1172)形成L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部(1171)位于所述骨架镶块(115)的端部,且所述骨架限位槽(117)在垂直于所述顶针通道(116)的方向上贯穿所述骨架镶块(115),所述骨架限位槽(117)与所述顶针通道(11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2)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26)、第二密封圈(127)和固定块(128),所述镶块包括第一镶块(122)、第二镶块(123)和第三镶块(124),
所述第一镶块(122)设置于所述上模(1)上,所述第二气缸(121)设置于所述第一镶块(122),所述第二镶块(123)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1211)连接,所述第三镶块(124)与所述第二镶块(123)连接,所述固定块(128)设置于所述上模(1),所述感应器(125)安装于所述固定块(128)上,骨架(119)位于所述第三镶块(124)和感应器(1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镶块(123)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镶块(124)与所述第二镶块(123)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镶块(123)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6),所述第一密封圈(126)通过第三镶块(124)压紧;
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27)及用于压紧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压块(129),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推动第二镶块(123)滑动,所述第二镶块(123)带动所述第三镶块(124)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应器(125)以夹紧或松懈位于镶块和感应器之间的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6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手表用表带快速成型装置
- 下一篇:模内双面转印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