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0643.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蛋白酶 检测 方法 及其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剂盒及检测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第一包被膜;和第二包被膜,所述第一包被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包被膜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包被膜中的至少一块区域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胃蛋白酶原Ⅰ抗体和荧光微球标记的胃蛋白酶原Ⅱ抗体,所述第二包被膜包含分离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形成所述荧光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利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可实现客观化测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试剂盒、试剂盒在检测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中的用途以及利用试剂盒检测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依据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成两个亚群。1-5组分的免疫原性相同称为PGⅠ,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组分6-7称为PGⅡ,由胃体的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泌酸腺的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胃窦的幽门腺的黏液细胞以及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也能产生PGⅡ,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Ⅱ。正常情况下约1%的PG进入血循环,进入的量十分稳定,因此血清PGⅠ、Ⅱ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也间接反应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清PG含量也随之改变,联合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的比值被称为胃黏膜的“血清学活检”。
目前常见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大量仪器与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检测时间较长,检测灵敏度高。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不高,无法精确定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
为此,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试剂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第一包被膜;和第二包被膜,所述第一包被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包被膜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包被膜中的至少一块区域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的胃蛋白酶原Ⅰ抗体和荧光微球标记的胃蛋白酶原Ⅱ抗体,所述第二包被膜包含分离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三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包被膜,所述第一区域包被有抗胃蛋白酶原Ⅰ单克隆抗体,所述第二区域包被有抗胃蛋白酶原Ⅱ单克隆抗体,所述第三区域包被有抗抗体,所述抗抗体特异性结合所述胃蛋白酶原Ⅰ抗体和所述胃蛋白酶原Ⅱ抗体,形成所述荧光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传统的荧光微球材料,多为单一的苯乙烯聚合物,存在合成条件较难控制、包覆物的荧光产率低、微球粒径不均一、亲水性差等缺点。而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所制备的荧光微球能获得较高的荧光产率,粒径更均一,亲水性好,用于生物标记效果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第一包被膜中的包被有荧光微球标记胃蛋白酶原Ⅰ抗体和有荧光微球标记胃蛋白酶原Ⅱ抗体的区域的大小不作限制,可以是整个第一包被膜,也可以是第一包被膜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包被膜被称为样品垫。同样的,对第二包被膜中的分离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各自的大小也不作特别限制,只要这三个区域任两个或任三个之间没有连接或重叠的区域即可。另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哪个更靠近第一包被膜也不作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