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0562.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云飞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K3/24;C09K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酸钡 聚苯胺复合材料 悬浮液 氧化聚合反应 混合溶液中 制备 蒸馏水 蒸馏水洗涤 最大吸收峰 苯胺单体 过硫酸铵 无水乙醇 复合材料 研磨 冰水浴 乙醇 烘干 滴加 频宽 吸波 加热 应用 溶解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KH570溶解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钛酸钡,搅拌混合20~40min,获得悬浮液;(3)、在悬浮液中加入苯胺单体,加热至80~100℃,搅拌混合10~40分钟,在冰水浴中降温至0~3℃,用酸的水溶液调节上述悬浮液的pH值至2~4,然后滴加过硫酸铵进行氧化聚合反应;(4)、待氧化聚合反应结束后,取反应生成的固相,以乙醇、蒸馏水洗涤后烘干,研磨获得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效率,其最大吸收峰在‑16.4dB左右,频宽在1300MHz左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吸波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周围空间中出现的电磁波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避免电子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吸波材料在电子技术领域和人体防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吸波材料需要在减小对电磁波反射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电磁吸收,因此常规结构的吸波材料通常很难满足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KH570溶解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
(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钛酸钡,搅拌混合20~40min,获得悬浮液;
(3)、在悬浮液中加入苯胺单体,加热至80~100℃,搅拌混合10~40分钟,在冰水浴中降温至0~3℃,用酸的水溶液调节上述悬浮液的pH值至2~4,然后滴加过硫酸铵进行氧化聚合反应;
(4)、待氧化聚合反应结束后,取反应生成的固相,以乙醇、蒸馏水洗涤后烘干,研磨获得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的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KH570的添加量为0.01~0.025g/mL。
优选的,在上述的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钛酸钡的加入量为2~3g/mL
优选的,在上述的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酸的水溶液为盐酸。
优选的,在上述的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钛酸钡的平均粒径为50nm。
优选的,在上述的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钛酸钡与苯胺单体的摩尔比为4~7:1。
本申请还公开了钛酸钡/聚苯胺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效率,其最大吸收峰在-16.4dB左右,频宽在1300MHz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将KH570溶解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其中KH570的添加量为0.02g/mL。
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钛酸钡(平均粒径为50nm),钛酸钡的加入量为3g/mL,搅拌混合20min,获得悬浮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云飞,未经赵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