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腈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0185.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芮巧红;李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三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9/06;C08L67/00;C08K13/02;C08K3/36;C08K3/26;C08K3/22;C08K5/09;B29B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丁腈橡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腈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的丁腈橡胶材料的主要组分为低门尼丁腈橡胶1052M30、高苯乙烯橡胶S6H和齐聚酯12‑Ⅰ,其制备步骤为母炼胶混炼和母炼胶二段加硫。本发明的丁腈橡胶材料具有高硬度、低门尼粘度、压缩永久变形低的特性,从而解决了现有高硬度胶料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胶料焦烧、成型困难、胶料难以流入模腔等加工生产困难以及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丁腈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家电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家电制造商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这给橡胶企业跨入全球橡胶家电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专利申请企业为国际知名家电制造商配套生产家电减震支撑橡胶件,该家电制造商对其产品质量要求及其严格,例如用于家电减震支撑的橡胶件,不仅要求确保减震支撑橡胶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平稳低震、噪音小,而且还要求极高的抗掉色和抗污染性。该减震支撑橡胶件硬度要求为IRHD 83±3,这样高的硬度胶料其门尼粘度基本上在100左右。
众所周知,橡胶硬度和门尼粘度往往是一对相互矛盾体,为了满足生产工艺性能,通常要求胶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门尼粘度则是表征该特性的工艺参数,胶料的门尼粘度越低,则其流动性能越好,而当胶料硬度高于80度时,门尼粘度和硬度的矛盾就越发明显,通常橡胶的硬度越高则胶料的门尼粘度越大其流动性就越差,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胶料焦烧、成型困难、胶料难以流入模腔等缺陷,因此带来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甚至造成无法生产的现象,以往人们在制作高硬度胶料时,通常是在胶料中加入细粒径硬质炭黑来提高其胶料硬度,硬度要求的越高,则加入硬质炭黑的量越大,门尼粘度就越高,胶料的流动性也就越差。
经检索,有技术人员针对该问题做出了一些改进。赵桂英等(橡塑型洗衣机脚垫胶料的配方设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1):66-69.)以高性能的洗衣机脚垫胶料为研究方向,采用橡塑并用改性法,在丁腈橡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高苯乙烯树脂(HSR),以改善胶料的工艺性能,提高胶料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公开日为2015年9月2日的中国专利201510232207.6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缓冲支承件的橡胶,该橡胶制品包括丁腈橡胶、高苯乙烯橡胶及其他助剂,丁腈橡胶的使用改善了橡胶的耐油性,高苯乙烯橡胶显著提高了橡胶的硬度,更好的保证了橡胶产品在填充量不高的情况下,具有高硬度的性能。虽然上述方案采用了橡塑并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胶料的硬度并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但随之而来的是胶料的压缩永久变形增大,胶料的回弹性下降,无法满足产品的压缩永久变形要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丁腈橡胶材料存在胶料的硬度、门尼粘度以及压缩永久变形量之间难以兼顾,进而带来高硬度胶料在生产过程中胶料易焦烧、成型困难、胶料难以流入模腔等加工生产困难以及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丁腈橡胶材料,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橡胶材料的组分,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橡胶既能满足高硬度、低压缩永久变形的要求同时又具有低门尼粘度特性。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丁腈橡胶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高苯乙烯橡胶S6H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7%。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齐聚酯12-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4%。
上述的丁腈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炼胶混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三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三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